銀行理財未現年中效應 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
摘要:銀行理財未現年中效應 中長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 京華時報訊(記者余雪菲)在“資產荒”,去年央行多次降息降準等因素作用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雖然
銀行理財未現年中效應 中長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
京華時報訊(記者余雪菲)在“資產荒”,去年央行多次降息降準等因素作用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雖然6月出現回升,但難以出現像往年年中走高現象。
一位國有銀行理財人士表示,去年以來,央行多次降息降準,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容樂觀,隨之下行。雖然6月下旬銀行理財收益持續回升,但不能跟往年的年中效應相比。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2016年6月25日-7月1日)共有1166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投資期限為140天。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107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9%,較前一周上升0.03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從期限類型看,半年以內的短期產品是反彈主力,而半年以上中長期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跌。
按照往年慣例,6月期間,因為年中效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明顯提升。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雖然監管層調整了對銀行的多項考核指標,有意引導銀行削弱時點沖刺,加強日均管理,但半年報關系到各家銀行間的競爭數據比較,尤其是存款數據、理財規模、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都與吸納資金數據掛鉤,所以上市銀行并不會放松這種時點沖刺。
回顧今年上半年,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除一個月以下期限理財產品外,其余期限產品收益率差距較小,整體收益率維持在3.7%~4.5%之間。同時,受到收益率持續下滑壓力的影響,長期限產品的收益率定價較為保守,但未現倒掛現象。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預計到7月上旬,銀行理財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會快速回落,結束短期回升局面,重回下跌。上述理財人士指出,預計下半年銀行理財整體收益率仍將保持下滑趨勢,但下滑幅度可能出現明顯收窄。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