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花的養蜂人
摘要: 青山如黛,碧水似鏡,荊條花開得如霧似錦。7月5日下午,記者在風景優美的驛城區胡廟鄉三架山水庫附近看到,一排排蜂箱整齊地擺放在山野間,一位精神矍鑠的養蜂人正在收割蜂蜜。他就是61歲的職業養蜂人吳新民。
記者 溫培雅 薛 娜 文/圖
一排排蜂箱擺放在開滿荊條花的山野中。
向前來購買蜂蜜的客人講解如何分辨真假蜂蜜。
養蜂人吳新民正在查看管理蜜蜂釀蜜情況。
青山如黛,碧水似鏡,荊條花開得如霧似錦。
“養蜂的樂趣就是跟著花期走,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而且經常身居野外,對身體也有好處,我連感冒都很少得。我這140個蜂箱每年產蜂蜜3噸左右,一年能收入十來萬元。”吳新民樂呵呵地說。
對于普通人來說,蜂蜜是甜美的。對于養蜂人來說,釀蜜的過程卻是艱辛的。說起蜂蜜的品質優劣,老吳如數家珍。和蜜蜂釀蜜一樣,辛勞付出終有甜蜜回報。老吳原汁原味的蜂蜜和蜂王漿吸引了不少顧客。
每年的三月中旬以后,吳新民便帶著蜂箱開始了追花采蜜之旅,足跡遍布花兒盛開的地方,最遠到過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和四川省的樂山市。本地的油菜花、桃花,確山縣瓦崗鎮的夏枯草,上蔡縣的芝麻花,安陽市的槐花、棗花,都是吳新民和他的蜜蜂們追趕的花期。目前正是荊條花盛開的季節,吳新民帶著他的140箱蜜蜂,在山水之間駐扎,等待著新的收獲。
花開人來,花落人走,奔波的腳步與漂泊的身影,勾勒出養蜂人艱辛的人生和甜蜜的事業。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