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城
摘要:背景鏈接:2015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將水資源可利
背景鏈接: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將水資源可利用量、水環境容量作為今后國家產業發展、城市發展的剛性約束,并通過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總量三條紅線進行控制,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戰略轉型,這對于重塑我國人水和諧平衡關系,建立清潔集約生產、綠色適度消費的現代社會文明形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以水定城中的“水”,并不單純指水源,而是包括水源、排水以及基礎設施等環節,是一個水的循環過程。以水定城,就是把水資源作為前置剛性約束條件,調整發展規則,視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力,控制城市發展規模,確定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以實現城市的良性運行和可持續發展。以水定城思想,打破了過去把水當作可以無限索取資源的舊思維,顛覆了水資源必須服從于經濟社會增長的舊觀念,把城市發展拉回到尊重自然規律的軌道上來。
以水定城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目前水資源和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的結果。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用水量的急劇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也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水資源越來越少是每個城市面臨的棘手問題。因此,做好以水定城,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適宜的水資源管理模式
城市的規劃必須進行水資源承載力評估,然后確定適宜的人口規模、產業結構,充分考慮城市公共事業用水量和生態用水量,因地制宜建立起匹配的水資源管理模式。以水定城不僅僅涉及未來發展,同時還要綜合考慮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高耗能的農業結構、工業生產要進行節水改造和轉型,對小區、學校、醫院等集中供水量較高的公共場所,要推廣節約用水模式。采取水系連通、守備攔蓄等多種方式,合理調配和利用水資源,建立起可利用水資源量相對充足,高耗能水資源量相對偏低,可存、可用、可排的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型的現代化城市。
二、對以水定城做好分類管理
以水定城實際延伸出的管理理念是“定地、定人、定產”,要進一步細化落實到水環境功能區,以水資源可利用總量和水體的改善目標來制定方案,做到分類管理。有些城市就是缺水,那就要找水并根據已有水量來限制發展速度和規模,即以開源為主;有些城市雖然有水,但是排放量大于環境容量,那就要治理,即以治理為主;有些城市水源地和江河源頭區等水體的水量充沛、水質很好,那就要合理規劃利用,即以利用為主,同時要加強洪澇災害預防,居安思危。
三、探索水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
以水定城,要建立起一套水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開展包括監測、評估、調度、預警等一系列工作。在三條紅線的約束下,建立最大允許開發土地比例、最大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污染物排放總量等,以此對人口、經濟發展規模和資源開發強度進行合理的管控。預警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污染物總量控制、產業結構調整、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限批、區域性排放標準等環境管理手段的落地,為調控引導城市空間布局、產業布局、資源開發、項目建設等提供基本依據。
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關鍵
以水定城的核心是如何解決經濟發展模式和水資源矛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上,粗放的發展方式解決了,水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制定各種規劃及項目建設時,必須要先做水資源的論證,是否有水源可用、配水是否合理、排水是否合理、會不會對第三方產生影響,這4個方面都做好,才能規劃好城市的發展和未來,才能真正落實以水定城。 (張建全)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