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喉科
摘要: 西平縣同德堂喉科起源于清代嘉慶年間,創始人胡本固。據史料記載,胡本固自幼天姿聰慧,愛讀醫籍,弱冠成婚后,得其岳父傳授喉癥治療秘方、心法、手法,不久就坐診行
西平縣同德堂喉科起源于清代嘉慶年間,創始人胡本固。據史料記載,胡本固自幼天姿聰慧,愛讀醫籍,弱冠成婚后,得其岳父傳授喉癥治療秘方、心法、手法,不久就坐診行醫,牌號“同德堂”。其嫡傳后代子孫:胡運申、胡慶榮、胡文秀、胡留根,都子承父業,在不同年代采用精要的治療方法、藥方,治愈喉疾患者數不勝數。《西平縣志》述稱:“至第四代喉科傳人胡文秀、胡文省時,胡氏兄弟刻苦鉆研,使針、割、烙術不斷創新,求治者甚多。”1927年,北伐軍某團長之妻患急性喉病,疼痛難忍,經胡文秀針藥并施,4日痊愈。自此,西平縣“同德堂”胡氏喉科聲名傳遍大江南北。
新中國成立后胡氏喉科醫術不斷發展更新,其門人弟子有的受聘于市、縣醫療機構,有的個體行醫,但都以“同德堂”喉科傳統的治療手法為基礎。
第六代傳人胡玉周,生于1954年,家住西平縣柏苑街道辦事處花馬劉村。自幼酷愛醫學,在其父胡留根言傳身教下熟讀醫書,鉆研醫術,16歲能運用祖傳醫方醫術診治患者。他的行醫格言是秉承祖訓,播灑愛心,擅長喉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癥的治療。他在采用家傳醫方辯證施治的同時,熟練運用針、敷、割、烙等方法解除病人的痛苦,尤其對噎嗝、梅核氣、音啞、急慢性咽炎、早期食管炎的治療,有獨到之處。胡玉周根據祖上醫案和自己幾十年的治病經驗,撰寫了《胡氏長門喉科》一書。
2011年7月,胡氏喉科被駐馬店市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徐佳瑞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