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夜話
摘要: 通訊員 范 杰 趙儉雪 薛 冰2016年6月1日晚飯后,正陽縣永興鎮永興村幾十名青年民兵陸續走進了吳中友西門塔爾牛養殖場的牛棚里。“鼓不敲不響,賬不算不清。2015年
通訊員 范 杰 趙儉雪 薛 冰
“鼓不敲不響,賬不算不清。2015年養殖肉牛出欄160頭,總收入140萬元,減去飼料、品種改良技術費等成本,純收入60萬元,相當于過去60年的總收入哩!”44歲的吳中友摸著一頭西門塔爾牛樂呵呵地說。
吳中友是鎮政府和鎮武裝部幫扶的養牛科技示范戶。2012年,他在外地打工掙了一些錢,返鄉后瞄準正陽縣是一個常年種植150萬畝花生的大縣,花生秸稈作為養殖肉牛飼料十分豐富。于是,他便萌發了通過秸稈養牛走上致富路的念頭。通過參加縣、鎮舉辦的青年民兵科學養牛技術專業培訓班,又到山東、吉林等地西門塔爾肉牛基地參觀考察。
當看到一頭牛創收5000多元,抵上養20頭生豬時,吳中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30萬元,加上向縣農商行申報小微創業貸款20萬元,引進西門塔爾良種牛30頭,在鎮武裝部和鎮畜牧站幫助下,依靠國家惠農政策,建起了家庭養牛場。兩年下來,他掌握了飼料配方、防疫、品種改良、繁育等飼養技術,成了全縣養牛達人。他通過自繁自育、藥物催情、人工授精等方法讓母牛在同一時期受孕、下犢及分段飼養、精細管理。目前,已發展存欄160多頭。致富后,吳中友經常在牛棚里和青年民兵談養牛經。一是介紹經驗,二是動員周圍青年民兵一起抱團合作,發展秸稈養牛業,共同致富奔小康。現在,他創辦的養牛場,成了全縣農村青年民兵科學養牛示范基地。
“一頭能繁育的母牛每年國家補貼500元,我養殖母牛140頭,可以爭取項目扶持資金70萬元,國家財政惠農政策真是幫了俺養牛的大忙。”吳中友指著一頭健壯的母牛說。話音剛落,人群里頓時響起一片“嘖嘖”的贊嘆聲。“農民養母牛繁育還能享受國家補貼,這真是天下的大好事,現在我把麥收秸稈收集起來,跟小吳一起養牛。”人稱臭倔頭的吳愛財站起來表示贊成秸稈養牛。
吳中友看大家已到,就把自己的“小九九”和盤托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帶來了更多好政策,讓我們農民對養牛有了更大的信心。今年7月我要成立興盛肉牛養殖農民合作社,帶領鄉親們抱團發展秸桿養牛業,將投入150萬元,擴建2座標準化養牛場房,養牛規模擴大到500頭,要建秸稈氨化池2座、食用菌棚2座、大型晾糞場1座,還要建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