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譴責人民幣匯率不實報道
摘要: 不實報道助長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 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 央行有關負責人昨日就人民幣匯率運行情況發表聲明稱,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
不實報道助長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 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
央行有關負責人昨日就人民幣匯率運行情況發表聲明稱,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英國“脫歐”之后,人民幣匯率動蕩加劇,市場上也不時傳來一些誤導之聲。昨天,央行有關負責人就人民幣匯率運行情況發表聲明稱,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嚴厲譴責,并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央行表示,近一段時期,國際外匯市場受英國“脫歐”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既有機制正常運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預期平穩。當前,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依然較強,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昨天,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央行愿意今年讓人民幣貶值至6.8水平。消息公布后,離岸人民幣急劇暴跌400點,一度暴跌超過6.7元,觸及1月以來最低水平,境內人民幣也隨之走低。不過市場迅速消化該消息的影響,匯率隨即很快回到6.6430附近,并維持窄幅波動。截至北京時間16:30,在岸人民幣收盤報6.6433元,上漲0.05%;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0.17%,報6.6661元;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價差報207點。昨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12個基點,報6.6312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仔細想想就會覺得那則報道很可疑,因為包括中國央行在內,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央行會指定一個這么具體的匯率水平。(記者 程婕)
相關新聞
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已逐步緩解
昨天,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6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16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93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03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576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1億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8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2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1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233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1233億美元。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近期已經逐步緩解。銀行結售匯逆差4月和5月環比分別下降35%和47%;外匯儲備余額4-5月月均下降104億美元,與一季度月均下降393億美元相比,已經明顯好轉。2016年,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呈現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格局,國際收支總體有望基本平衡。我國跨境資金將會呈現有進有出、雙向波動的格局,國際收支總體有望基本平衡。
昨天,外匯局還同時公布了2016年3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88165億元人民幣(等值13645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較2015年末減少517億美元,降幅為3.6%,較2015年第四季度降幅減少3.8個百分點。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我國外債總規模降幅放緩,償債風險可控。根據目前外債數據變動的趨勢,加上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外匯局有關負責人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趨于平穩。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積極構建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強事中事后監測分析,防范異常跨境資金流動風險。(記者 程婕)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