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友給市級領導干部上黨課
摘要: 市委中心組舉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會議余學友給市級領導干部上黨課會前集體收看了河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視頻直播□晚報記者 班永威 本報訊
市委中心組舉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會議
余學友給市級領導干部上黨課
會前集體收看了河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視頻直播
□晚報記者 班永威
本報訊 6月29日上午,繼組織收看河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視頻直播之后,市委中心組舉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會議,認真聆聽市委書記余學友所作的《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專題黨課。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星主持會議。市領導李寶清、張憲中、陳鋒、張昕、姚新文、趙文峰、金冬江、張衛東、戚存杰、王素平、張德軒、張麗彩、苗建勇、栗明倫、王志華、李國勝、杜中強、王明威、劉汝生、苗炳啟、趙瑛、謝鳳鳴、王秋霞、張翠云,以及張社軍、楊德東、李新中、劉明放、孫海、宋大成出席會議。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余學友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順應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在要求。駐馬店作為傳統農區、農業大市,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逐步拉長短腿、補齊短板,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余學友指出,要堅持創新發展,激發農業發展活力。創新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培育持續健康的增長動力,出路在于創新;解決好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迫切需要創新。要創新糧食生產機制,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機制,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努力形成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契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
余學友指出,要堅持協調發展,補齊農業發展短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補齊農業發展短板,對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意義更加凸顯。要推動農業內部協調發展,形成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結構。要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縱向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橫向拓展農業價值。要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余學友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綠色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時至今日,資源和環境兩道“緊箍”越繃越緊,特別是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愈發強烈,我們必須以綠色發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高效利用,加大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切實保障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認真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余學友要求,要堅持開放發展,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對外開放是農業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一招”。要打破家庭經營方式,走規模化經營之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要開放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要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以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吸引外來企業投資興業。要大膽運用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使我們的資源優勢變成產品優勢。
余學友強調,要堅持共享發展,提高農民幸福指數。共享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體現。要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使全市貧困人口如期實現全面脫貧。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讓農民享受到高效的社會事業服務。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提升農民勞動技能,鼓勵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
深入推進“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
陳星在主持會議時要求,要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充分利用和發揮我市農業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切實謀劃好推進好我市現代農業發展。要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切實按照市委統一部署要求,領導帶頭、以上率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實抓好、抓出成效。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動力,突出抓好經濟運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服務業發展、秋田管理、六城聯創、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好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