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養老金保值增值?
摘要: 如何讓養老金保值增值?不妨關注“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 國內在生命周期產品方面發展緩慢,為了促進行業發展,填補行業空白,平安人壽聯合中證推出的&ldq
如何讓養老金保值增值?不妨關注“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
國內在生命周期產品方面發展緩慢,為了促進行業發展,填補行業空白,平安人壽聯合中證推出的“退休寶”指數,可以為投資人的養老金管理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投資者報》記者 薛玉敏
在養老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傳統的社保體系難以支撐下,你拿什么來養老?面對通貨膨脹加重、物價瘋漲的趨勢下,你又如何過上尊嚴又體面的退休生活呢?
為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嚴峻挑戰,各國從養老金收支模式和養老金資產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案。然而,無論養老模型如何,如何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是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
那如何實現呢?很多人選擇了購買股票、房產、保險,或是銀行理財等理財方式,但是這些單一的理財方式要么風險太高,要不就是收益太低,并不能滿足國人對于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那到底有沒有一種解決之道呢?方法肯定是有的。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成立生命周期產品,按照人的生命周期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這就保證了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回報,與投資者的要求相匹配。
而對于國內的投資者來說,這一塊幾乎可以說是空白。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日前平安人壽聯合中證指數公司發布了養老投資指數系列,這是一類為投資者提供的高效便捷的退休金投資理財業績基準和解決方案,因此,個人在做養老資產管理計劃時,不妨多關注一下這個“退休寶”指數。
國際養老金管理的主要選擇
生命周期基金或者稱為目標退休基金、目標到期日基金,它是一種按照人的生命周期不斷調整資產配置的創新基金產品。
該基金屬于大類資產配置基金,通過多元化的專業投資組合,可以滿足投資者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的需求,實現投資者的目標。作為一種養老基金的投資方式,是一種動態資產配置產品。
顧名思義,生命周期基金的最大特點是,其風險類資產配置權重隨著目標退休日期的臨近而遞減,例如,減少股票類組合,增加固定收益類組合,它通常是一種基金的基金(FOF),也可以是定制的多管理人策略。相比同樣是QDIA的配置型基金(target risk fund),生命周期基金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更易于理解和選擇。前者需要找出適合自己的風險程度(如保守型、適中型、激進型),而后者只需匹配退休日期(如2020、2025、2030)。而且,個人投資者往往具有很強的慣性,疏于定期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生命周期基金按照設定的日期自動進行減風險的做法也是迎合了他們的需要。對于雇主來說,這種策略則大大減輕了溝通上的壓力,因而被廣泛采納。
美國先鋒公司的一份調查也顯示,多數養老金計劃參與者只做了一個或兩個投資選擇。這意味著,大部分參與者的投資組合是缺乏多樣性的,而生命周期型基金提供了多樣化的資產類別及有效的資產配置方式。
美國養老金管理走在前列
目標日期型產品(亦稱“生命周期產品”)可以說是近20年來國際養老金產品的主要形式,而典型案例是美國的目標日期共同基金。
1970 年代后期以來,美國的養老金制度發生了深入的變革,推出了401(k)計劃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成為美國諸多雇主首選的社會保障計劃。同時作為美國養老體系的重要支柱,個人退休金賬戶(IRA)不斷完善。
2006年,美國《養老金改革法案》將目標日期型基金設定“401K”DC模式及個人退休金賬戶(IRA)的默認選擇產品。自此,目標日期型基金規模大爆發,截至2015年美國的目標日期基金規模超過7630億美元。在英國,這一數字是40億英鎊。
第1只生命周期基金——BGI 2000 Fund 是由巴克萊在1993年11月推出,不過,真正將生命周期基金發揚光大的則是富達集團。1996年,富達推出了Fidelity Freedom 2000 Fund,并以重金對其產品進行了市場推廣。隨后,富達不斷完善和修改這一系列的生命周期基金,到2006年,富達自由系列基金已擁有12只產品,其中一只以投資債券為主,其余與養老金計劃相關聯。
不過,由于生命周期基金多是指數化產品,因此相關的投資公司為其開發的指數化產品也應運而生。
生命周期指數的編制方法與生命周期基金的構造方式類似:首先確定Glide Path,然后確定選用的大類資產,最后挑選適宜的資產投資標的,投資標的一般以對應資產的指數或ETF為主。
2005年,Dow Jones(道瓊斯)發布了第一個生命周期指數系列,隨后S&P以及FTSE也陸續發布了生命周期指數。
2006年6月27日,富國銀行將旗下的生命周期基金Wells Fargo Advantage Outlook Fund——一個主動式管理基金變更為追蹤Dow Jones Target Date Index(Global)的產品Wells Fargo Advantage DJ Target Fund。其變更的主要原因是:Dow Jones Target Date Index的風險分散能力較主動式管理更為優秀;并且在資產管理時,將原有的一籃子股票(債券)分解為互不相交的多個股票(債券)指數,降低了風險監控及管理難度和運作成本。截至2013年年底,Wells Fargo Advantage DJ Target Fund的總資產約為155.7億美元,位列美國前十大生命周期基金。
接軌國際養老投資理念指數
相比起英美等發達國家,國內的養老保險領域目標日期產品很少。
為了填補行業空白,6月15日,平安人壽聯合中證指數公司公告即將于7月15日發布養老投資指數系列——中證平安2025、2035和2045退休寶指數(簡稱:2025退休、2035退休和2045退休,代碼:930841、930842和930843),分別適用于2025年、2035年和2045年前后退休的投資客戶群體。
據了解,該指數是國內首個由保險公司和指數公司共同開發編制,以退休養老投資理財為目的的指數,翻開了國內保險公司進軍個人養老資產管理市場新篇章。該指數主要對境內外股票、固定收益產品和貨幣市場工具間的大類資產進行配置和優化調整。
這個指數有什么特點?平安人壽投資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好的量化策略應具有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也不例外。其理論核心主要來源于馬科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和諾貝爾獎得主莫頓等人發展的人力資本理論,在滿足一定風險偏好的條件下構造一個最優投資組合。根據人力資本理論,當一個人接近退休年齡或退休后,由于他的預期勞動收入將不足以抵消投資可能帶來的損失,因此,年長者會是風險厭惡者;相反,一個人越年輕,他(她)的預期收入就越高,會平衡在風險投資上可能的損失,因此他(她)的風險偏好會越高。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會逐漸降低。
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最大的特點是不僅僅考慮投資者所處年齡的風險偏好,還將實際市場中各類資產預期表現相結合,避免了建倉在高位的風險,能進一步降低長期養老投資風險,更加適合中國投資者的養老需求。
上述負責人也表示,基于平安人壽在養老投資的優勢,此次聯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推出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是為未來開發相應保險產品作準備,希望能通過產品創新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供給,豐富商業養老保險服務。
收益率相當可觀
傳統養老保險的運作方式過于保守,在低利率環境下,單純依靠銀行存款等極端保守投資方式甚至不能跑贏通脹。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出臺之前,按國務院1997年有關規定,只能用于購買國債或存入銀行。投資收益率低于同期通貨膨脹率。在我國基本養老制度改革過程中,賬戶基金的投資運營體制改革已成為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的主要瓶頸。
而中證平安退休寶指數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幫助投資者實現在股票、債券和存款等大類資產間進行配置,并量化計算出各年齡階段最優收益風險。
目前生命周期基金主要分成主動型產品和被動型產品。被動型產品指90%以上的資產持有指數型產品。而作為第三支柱的養老投資,指數化投資方式運作最為透明。投資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持倉信息和費用信息等各產品要素。
從美國目標日期基金運作業績來看,指數化投資方式不輸于主動型產品。根據晨星對全部目標日期型基金的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三年的業績,指數產品年化收益率為11.7%,而主動產品為11.6%,因此在生命周期基金中,指數化產品占比正逐年提高(參考圖2)。生命周期基金的回報率也十分可觀。以美國聯邦政府的職業年金來看,L2050年自創建到2050年預期收益率超過10%,2040年達6.93%,2030年為 6.56%,時間越長的收益率越高。因此該產品在美國市場增長率很高,十分適用于零售市場。
《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平安人壽對于自己推出“退休寶”指數還是相當有自信。據悉,自1992年開展個人壽險業務以來,平安人壽已經積累了海量的個人壽險統計樣本,在生命周期模型方面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和實務數據積累。同時,基于業內領先的市場運作、精算管理、個人壽險賬戶戰略投資和戰術投資經驗,總投資回報率長期處于行業前列。
平安人壽還對外表示,作為業內最早開展養老投資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之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國十條”和保監會關于推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發展、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要求,平安人壽此次聯合中證指數公司發力養老理財市場,將在低利率環境下,以投資驅動為導向,探索新的商業養老產品模式,推進第三支柱養老投資“供給側改革”,促進國家養老金融發展。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