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論壇專家:未來五年增速不能低于6.5%
摘要: 達沃斯現場把脈中國經濟 專家稱—— “盡管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但是中國經濟仍然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未來這個趨勢仍然不會改變。&rdquo
達沃斯現場把脈中國經濟 專家稱——
“盡管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但是中國經濟仍然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未來這個趨勢仍然不會改變。”在昨日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屆新領軍者年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從不同方面把脈中國經濟。與會專家坦言,中國經濟健康、平穩,在“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GDP的年均增長今后5年不能低于6.5%。
把脈中國經濟:總體平穩 穩中向好
在新領軍者年會的各分論壇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指出,去年我國經濟總量已經占到全球經濟總量的將近14%,經濟增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達25%,“經濟新常態主要是指三方面的變化:一是增速的變化,二是結構的優化,三是動能的轉換。中國經濟還是非常健康、平穩的。用八個字概括就是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他表示,根據測算,在“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GDP的年均增長,今后5年不能低于6.5%。
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主任李稻葵表示,“目前,我國重點任務還是基礎性改革和調整上,除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之外,還有重要的改革需要到位,比如國企改革、戶籍改革、企業市場化進入退出機制改革等。”
埃森哲昨日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下,絕大多數受訪跨國企業高管依然看好中國市場潛力。其中有72%的高管相信,自身能夠應對未來3 年在中國所面臨的各項挑戰;71%的高管正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增加對華投資。
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潛力 提高效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指出,從可持續增長來看,去產能可以提升中長期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增長下行什么時候可以見底回升,下一步需要培養發展更多新的產業,包括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支持創業支持創新,促進產業升級,這就需要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指出,今年來看,全球經濟增速仍然較慢,全球經濟面臨著結構性的問題,光靠歐洲、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已經難以為繼,需要從結構性出發進行改革。“很多人理解供給側改革是投資轉向消費、制造業轉向服務業,這種理解不對。事實上,應該是由過去效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隨著一系列改革的推進,會把一些被抑制的需求釋放出來,在中國這可能會催生出一些新的產業,所以整個產業是提高質量、產業結構的升級,但是這些傳統的產業應該不會消失,需要用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產業。Uber中國負責人柳甄坦言,科技帶來的未來是一種趨勢,所有的產業,在面對這種不可阻擋的趨勢面前,最重要的是,不要被科技未來的趨勢所顛覆。
談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新要求
李稻葵指出,英國脫歐只可能有短期的影響,如人民幣匯率問題。在貿易方面,會很快穩定,人民幣匯率主要看國內情況,實際上是很容易控制的。長期來說,英國脫歐如果真的成為現實,可能會削弱歐元地位。這就意味著需要一種新的國際貨幣跟美元抗衡,這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新的要求。
黃益平表示,關于英國退歐相關的擔憂是全球化趨勢是否可能逆轉,如果全球化趨勢逆轉,對世界和對中國都將是非常不利的。
徐紹史表示,英國退歐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與穩定性,但對中國經濟影響不會很大。 (記者周慧、耿旭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