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源頭黑洞生前模樣被揭秘
摘要:原標題:引力波源頭黑洞生前模樣被揭秘 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宇宙演化的歷史 [導讀] 借助引力波信號,不但能知道發出引力波的黑洞的大小和特征,還能描繪出這些黑洞&ldquo
[導讀] 借助引力波信號,不但能知道發出引力波的黑洞的大小和特征,還能描繪出這些黑洞“生前”的模樣。
引力波源頭黑洞“生前”模樣被揭秘
GW150914波系兩顆恒星坍縮黑洞合并所發出
雙黑洞合并模擬圖
科技日報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王小龍)借助引力波信號,不但能知道發出引力波的黑洞的大小和特征,還能描繪出這些黑洞“生前”的模樣。波蘭華沙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根據人類首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揭示了一個雙黑洞系統從產生到合并的整個過程。該研究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引力波事件和宇宙演化的歷史。
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由宇宙中一些最為劇烈的事件產生,如黑洞的合并。2015年9月,美國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檢測到兩個合并中的黑洞產生的引力波——GW150914。2016年2月,這一信號得到確認,成為首個被人類探測到的引力波。6月16日,LIGO在美國圣迭戈宣布再次探測到引力波。
波蘭華沙大學的克日什托夫·拜爾臣斯基和他的團隊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論文稱,他們利用雙黑洞構造的高精度數值模型得出雙星系統的演化過程,并認為據此能夠預測出雙黑洞合并產生的引力波特性。
在這一模型的基礎上,研究人員計算出產生GW150914的兩個黑洞之前是兩顆巨大的恒星,質量分別是太陽的40倍和100倍。它們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20億年,之后坍縮成兩個分別為29倍和36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繼而合并為一個6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出引力波GW150914。
研究人員預測,在LIGO和其他引力波探測器更新硬件獲得更高的靈敏度后,黑洞合并將成為一種常見事件,預計每年將能探測到1000次。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框架,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引力波以及它們的波源。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埃爾德里奇稱,拜爾臣斯基團隊的研究非常激動人心,因為它能用于考察引力波如何影響恒星和宇宙的演化。他說:“通過對每個引力波信號的檢測,我們將能了解到一些新東西。”
王小龍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