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晃,但不要攪動”,這句007系列電影中幾乎每集都要出現的臺詞,讓馬提尼(Martini)雞尾酒變得廣為人知。馬提尼雞尾酒不僅是一款簡單的酒精飲料,還是一個關于調酒的傳奇。
1. 來源
馬提尼被譽為“雞尾酒之王”,但關于馬提尼的來源,卻眾說紛紜。
19世紀晚期,調酒指南中就出現許多名字和調配成分都與馬提尼極為相似的雞尾酒。比如哈里·約翰遜在其1888年版的《調酒師手冊》(Bartenders’ Manual)中,就曾提及一款以老湯姆金酒(Old Tom Gin)和苦艾酒(Vermouth)調配而成的酒。
而另外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則認為馬丁內斯(Martinez)雞尾酒便是現代馬提尼的前身。大約在19世紀60年代,許多人需要從舊金山乘夜船到附近的馬丁內斯鎮。為了提神趕夜路,他們會在西方旅館(Occidental Hotel)點上一款叫做馬丁內斯的雞尾酒。而該酒由馬丁內斯鎮的一位調酒師發明,并以這座小鎮的名字命名。
還有一個版本認為馬提尼一詞源于一個意大利酒商在1863年創立的苦艾酒品牌,不過現在該品牌已經改名為馬提尼&羅斯(Martini&Rossi)。
關于以上幾個來源版本,大家也不必深究,畢竟“英雄不問出處”,美酒也一樣,我們只需去享受它。
2. 經典馬提尼
美國著名作家門肯(H.L.Mencken)盛贊馬提尼是“唯一能和十四行詩相媲美的美國發明”,而另一著名作家懷特(E.B.White)則稱之為“沉靜的仙藥”,馬提尼還是海明威和丘吉爾的最愛。
經典馬提尼酒由4份伏特加(Vodka)或是金酒加上一份苦艾酒調制而成,再以一枚橄欖、一片洋蔥或是檸檬皮作為裝飾的一種混合酒。如果想要得到一杯級干的馬提尼,那么調制時只需要再用一點點苦艾酒配以6份金酒或伏特加就可以了。也正是由于馬提尼酒所具有的這種獨一無二的“三角形”配制原則,可以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所以這一類型的雞尾酒一直以其極為“性感”的誘惑力,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青睞,甚至被譽為“雞尾酒之王”。
圖片來源:style.sina.com.cn
3. 馬提尼的變身
馬提尼最早以甜味為主,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馬提尼的口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馬提尼衍生出了六類:干型馬提尼(Dry Martini)、渾濁型馬提尼(Dirty Martini)、完美型馬提尼(Perfect Martini)、50-50型馬提尼(50-50 Martini)、濕型馬提尼(Wet Martini)和伏特加馬提尼(Vodka Martini)。
現在更為流行的干型馬提尼是采用金酒和干型苦艾酒制成(通常是1.5盎司的金酒加上1/8或1/2的干型苦艾酒),它的酒精度高,口感則可能略帶苦味;渾濁型馬提尼則是在酒中加入腌橄欖的汁水;金酒加入1/4干型和1/4甜型的苦艾酒則被稱作完美型馬提尼;50-50型馬提尼中金酒和苦艾酒的比例為1:1;濕型馬提尼與干型馬提尼調配方法類似,其干型苦艾酒的成分更多,約為1/2至1盎司;而伏特加馬提尼則是將其中的金酒替換為伏特加,它的度數較高,口感辛辣。(文/Venni)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