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酷愛人像與生態攝影
摘要:□蘇弼坤“人像攝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要求模特擁有特殊的表現力,或者說攝影師能夠讓模特產生不一樣的表演欲。這種表現的形式,除了借助氣氛的烘托外,還要有光的
□蘇弼坤
“人像攝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要求模特擁有特殊的表現力,或者說攝影師能夠讓模特產生不一樣的表演欲。這種表現的形式,除了借助氣氛的烘托外,還要有光的運用、角度的調整、視點的切入、模特的情緒調動等。”昨天上午,剛剛結束外拍的佐宏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打開了關于攝影的話匣子。佐宏說,他身邊的一些攝影師朋友知道他,大多是因為他的人像攝影,其實他還有個小愛好,就是拿著微距鏡頭拍昆蟲。
佐宏。
專注人像攝影30年
1980年,初中畢業的佐宏從武漢來到駐馬店技工學校讀書。那個年代,別說相機了,就連照相館也沒有幾個。佐宏每天節省5分錢,經過3年多的積攢,他買了一臺價值156元的雙反相機。1982年,技校畢業的他參加了當年的高考,被武漢的一所大學錄取。
1986年大學畢業后,佐宏參加了工作,有了經濟實力,并且在生活中慢慢和攝影有了接觸。通過當時的報刊,他能看到其他地方的攝影作品。
因為當時還沒有攝影采風、攝影培訓這一說法,一心想在攝影上搞點兒名堂的佐宏開始在工作之余騎著自行車外出給人拍照。“說白了,我當時就是一個背著相機的流動商販,有人需要我就給他拍張照然后洗出來,不管多遠都騎車送到他們手里。”佐宏說,他的攝影之路就是從人像攝影開始的。
1999年,佐宏騎著自行車行至當時的汝南縣水屯鄉,不經意間看到一位滿面滄桑的老人坐在樹下乘涼。夕陽下,老人花白蓬亂的頭發被映襯成金黃色。或許是靈光一現,佐宏和老人拉起了家常,并把一盒膠卷全部用在了老人身上。
沖洗照片時,照相館的一名工作人員看到老人的那幅照片時驚嘆不已,向佐宏提到了當時的攝影比賽并建議他投稿。讓佐宏沒有想到的是,這幅被命名為《年輪》的照片,竟然獲得了當年全國攝影大賽肖像類二等獎。
“從1986年到現在我一直鉆研人像攝影。在我看來,把漂亮的模特拍得無比美麗并不算有技術,把所有人的魅力都能通過一張照片、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展現出來,才是人像攝影的關鍵所在。”佐宏說,多年來,他花在人像攝影上的功夫太多了,從最初的構圖和視角選擇,到現在的科學用燈,可以說他已經把人像攝影從追求精美的作品升華成為一種融入思想的創作。在他看來,人像攝影其實就是一個展現“寸有所長”的藝術。
為了拍一滴水4天沒合眼
“如果說人像攝影需要攝影師去導演、去融入自己的思想,那么微距生態攝影就需要重新確立‘人’的位置。”佐宏說,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把相機對準那些人們肉眼無法觀察到的東西。
然而,微觀世界的小生靈并不像人像攝影時那樣可以由攝影師掌握。“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為了破除神權統治而重新確立了人的位置。我對這些微觀世界的小生靈,就應該遵循這種思路。我不能以還原昆蟲本身為目的去表現它們的存在,而應該通過昆蟲來表達自己的觀念。”佐宏說,通過人像攝影他了解了不同體型、不同氣質、不同性格的人應該用何種手法去表現他們。而生態攝影,則應該學習不同昆蟲的習性。
想拍出一張讓人嘆為觀止的微觀世界照片,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與設備,更需要超常的定力和毅力。“在學習攝影時,我曾經為了拍一滴水四天四夜沒合眼。”佐宏說。
佐宏介紹,為了拍一顆完美的水滴,他把自己家的藍墨水、牛奶都搬了出來,希望通過改變水的濃度來提高水滴的美感。可經過幾百次的實驗后,他發現這樣并不行。因為閃光燈的回電原因,他還特意買了新的電源,為的是讓閃光燈的工作頻率更高。最終,經過4天幾萬次的實驗,他終于拍出了一張讓自己滿意的水滴照片。
現在,佐宏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攝影人是執著的。
佐宏攝影作品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