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調查:汽車銷售價外收費成潛規則
摘要:隨著汽車市場不斷發展,汽車及相關產品和服務投訴量不斷增長。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6日披露其對4S店開展的抽樣消費體察結果:汽車銷售服務表里不一,打悶包現象普遍存
隨著汽車市場不斷發展,汽車及相關產品和服務投訴量不斷增長。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6日披露其對4S店開展的抽樣消費體察結果:汽車銷售服務表里不一,打悶包現象普遍存在、價格不透明、收費名目繁多、服務名不符實,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根據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統計數據,一季度,各級消保委共受理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投訴1683件,同比增長7.2%。
在當日舉行的上海市消保委舉行的汽車銷售價外服務收費消費體察情況通報會上,該委同時約談了部分企業。據悉,四月底至五月中上旬,上海市消保委選擇25個申城市場主流的汽車品牌,對70家經銷商銷售服務情況開展抽樣消費體察,其中不乏寶馬、沃爾沃、起亞等知名品牌。
消保委的工作人員或志愿者模擬消費者到店購車洽談價格環節,比較廠方指導價與實際銷售價格的差異及銷售環節中的各類收費情況,包括收費項目,收費價格區間,收費提供服務內容,是否強制收費四個方面。
根據公布的體察結果,能做到價格明示的只有10家,僅占此次調查的14.28%,另外85.72%的經銷商在指導價及實際售價間“水分”較大,使得消費者無法客觀比較價格。這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據介紹,在本次消費體察活動中,消保委發現了變相的強制消費和捆綁銷售的情況,高端品牌比較明顯。有的銷售人員洽談時表示,如果不在4S店購買 裝潢的話,就不能享受車價的大幅優惠。這意味著消費者為了享受車價優惠只能變相地被收取額外費用。在沒有明示的情況下捆綁服務,而且不讓消費者進行選擇, 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還發現4S店存在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情況,在車輛銷售中巧立名目變相加價。在此前的調查中,上海市消保委還發現平行進口車存在經銷商單方面加價、強制搭售保險服務、銷售合同存在格式條款等。
調查顯示,汽車銷售價外收費現象已成為行業潛規則。上海消保委希望通過此次體察,敦促主機廠及4S店改變做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陳靜)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