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通過金融創新加快推進產業升級
摘要: 多位專家及政府、企業界人士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發展財富管理產業,一定要與金融整體的改革和發展相輔相成。應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于個人及中小企業
多位專家及政府、企業界人士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發展財富管理產業,一定要與金融整體的改革和發展相輔相成。應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于個人及中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降低成本,通過金融創新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同時,傳統金融體系已無法滿足新興產業融資需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未來最主要的方向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高科技產業融資。
資產配置應與有效供給結合
“資產管理行業正經歷一個周期的檢驗,不同的金融細分領域,在這個周期調整階段面臨的風險會不一樣,需要針對性地采取相應預警性、前瞻性措施來應對。”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
“經濟和金融的背離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擴大而不是收斂,國際金融風險從集聚期轉為暴露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表示,風險正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轉移,從銀行體系向非銀行企業轉移,從償付風險向流動性風險轉移。在配置資產應遵循的原則方面要穩中求進,由于內部外部的不穩定因素很多,很多事情要進行情景分析,根據不同的情景做不同的預案。
針對資本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白重恩表示,必須要化解過剩產能才能夠改善效率,但在化解過剩產能的過程中,很多都跟國企體制有關。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幫助解決一部分這樣的問題,但推動速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產生新經濟、新業態,為金融業發展提供新的空間和動力,助推財富管理行業跨越發展。”山東省省委常委、青島市市委書記李群表示,財富管理作為金融活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必會大有可為。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介紹,全球大量的資金要尋求正收益資產,這是所謂的存在全球資產配置之謎。中國經濟將給全球提供最主要的解決渠道,因為中國經濟是L型增長。同時,中央在大力度推動供給側改革,在此背景下,對中國保持長期繁榮是有信心的。
“財富管理要跟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節奏,把資金引向有效供給的領域,對先進制造業、創新性企業、先進服務業進行有效對接。”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追求有效供給,理財資金和這種有效供給要結合起來。
金融創新助力轉型升級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表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已成為我國維持并增強經濟競爭力的唯一選擇。而加快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首當其沖。構建完善發達的科技金融體系,需要在銀行信貸體系、金融產品體系、擔保增信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做系統性工作。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風險投資體系。
“發展財富管理產業,一定與深化金融改革,包括理順監管的理念,培育更多的投資機構,培養引進專業人才,跟金融整體的改革和發展相輔相成。”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表示。
馬蔚華表示,要推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探索建立創業板的分層管理機制,推動建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利用綜合協議交易平臺發展私募資本市場,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大力探索非標金融資產二級市場交易。要通過準入規則、交易制度、交易產品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增強國內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吸引力。要鼓勵商業銀行開展風險信貸業務創新。(劉國鋒)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