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經濟繼續筑底 政策寬松難有大動作
摘要: 從近期已公布的多項數據看來,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好轉未能持續,經濟仍在持續筑底中。6月1日公布的5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1,與4月份持平,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為49.2,較
從近期已公布的多項數據看來,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好轉未能持續,經濟仍在持續筑底中。6月1日公布的5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1,與4月份持平,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為49.2,較4月下降0.2個百分點,已經連續第2個月下滑。
分析人士指出,官方PMI與財新PMI的相異顯示經濟回暖的脆弱性,但經濟運行還是保持一個平穩的態勢。二季度仍將穩穩站在底限之上,再加上5月權威人士對“走老路”的否定,這意味著短期內政策寬松依然難有大動作。
經濟繼續筑底
“總的來說,制造業下行壓力猶存。受結構調整和去產能的影響,大型企業PMI下降比較明顯,隨著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去產能力度的加大,可能對未來經濟運行有一定的壓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滕泰認為,PMI及相關數據反映了目前中國經濟底部筑底的特征,有必要通過供給側改革鞏固經濟形勢。
從官方PMI分類指數來看,官方制造業PMI延續擴張格局,企業采購意愿增強,庫存也小幅回升,考慮5月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原材料采購價格回落明顯。不過新訂單下降較大,但生產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于臨界點。
“從PMI的總體波動情況以及庫存指數、原材料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的結構變化組合分析,應該看到中國經濟處于底部筑底的過程中。”滕泰稱,“但是這個L型的底部還不是很穩固,雖然庫存指數和原材料指數有回升,但新訂單指數回升并不明顯。”
財新PMI的回軟和民間投資增速的回落相吻合,財新PMI主要調查中小型民營企業,民間投資占據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2/3左右。財新PMI相比官方PMI而言下降更多,產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價格等指數環比紛紛回落,財新PMI已連續15個月處于榮枯點下方,顯示出市場需求低迷、企業生產意愿不足的窘境。
短期內政策寬松
依然難有大動作
從近期已公布的多項數據看來,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好轉未能持續,經濟仍在持續筑底中。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上漲6%,較3月下滑0.8個百分點,跌幅超市場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行、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信貸持續收緊,4月新增社融跌至7500億元,不及3月新增社融的三分之一,也大幅低于市場此前預期的1.3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亦少增3100億元。
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稱,“整體而言,中國經濟一季度的復蘇未能延續,處于筑底過程中。政府需要全力推進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輔以穩健貨幣政策,避免經濟進一步放緩。”
針對目前的經濟運行態勢,連平表示需要采取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加大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他說,政策需要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間取得平衡。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其中貨幣政策應保持穩健中性,避免大水漫灌,同時要兼顧降杠桿、控泡沫、防通脹以及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低位間的平衡。他尤其強調,促進各項政策積極落地,加大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是重中之重。
野村證券駐香港首席經濟學家趙揚表示,下半年,中國政府會避免表現出加大政策刺激的態度,財政政策還是會按照年初的規劃按部就班來實施,適當的微調、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也只為防止經濟斷崖式下跌,整體來看,經濟結構調整尚未結束,在政策寬松力度減弱、房地產銷售冷卻等因素影響下,制造業重新放緩在所難免。
民生宏觀稱,經濟邊際減弱,但還不到觸及新寬松的節點:3~4月是本輪經濟復蘇高峰,5月明顯邊際減弱,但由于房地產和基建項目投資的慣性,經濟向下的壓力不大,二季度仍將穩穩站在底限之上,再加上5月權威人士對“走老路”的否定,這意味著短期內政策寬松依然難有大動作。(證券時報記者 許巖)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