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可預測寨卡病毒傳播風險
摘要:原標題:新模型可預測寨卡病毒傳播風險 根據觀察的病毒在本地傳播比例,預測到2016年底不同地區的風險程度(按顏色深淺分級)。 科技日報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常麗君
根據觀察的病毒在本地傳播比例,預測到2016年底不同地區的風險程度(按顏色深淺分級)。
科技日報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常麗君)據日本北海道大學近日報道,該校研究人員和東京大學、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等合作,利用一種新的模型工具預測了寨卡病毒傳入及在189個國家本地傳播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表在學術期刊《Peer J》上的論文指出,與巴西聯系密切的國家傳入寨卡病毒的風險尤其高,那些有登革熱及其它蚊子傳播疾病史的熱帶、亞熱帶國家,一旦有病毒傳入,傳播風險最高。這意味著南美、中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許多國家面臨最高的傳染風險,應采取措施預防蚊蟲叮咬。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烏干達發現。2015年初,巴西寨卡病毒暴發,隨后波及到39個國家,包括歐洲、英國、南美和亞洲。由于病毒能被輕微感染的旅行者攜帶,通過蚊子傳播給他人,加上今年夏天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奧運會,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將前往那里,增加了人們對病毒感染的擔憂。許多研究人員希望能對其傳播趨勢作出預測。
北海道大學衛生學教授西浦博和同事利用一種幸存分析模型,結合航運網絡信息、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數據(它們和寨卡病毒一起可由同種蚊子傳播),并收集了截至2016年1月31日的寨卡病毒數據,預測了到2016年底病毒傳入和本地傳播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指出,要對區域內傳播情況作出更準確預測的話,還需更精細的分析,如模型還應結合蚊子的生態信息等。
西浦說,盡管今后還需進一步提高預測能力,本研究已成功設計出一種簡單的、全球輸入與本地傳播風險預測方法。預測顯示,那些流行過登革熱或基孔肯亞病毒的熱帶和亞熱帶國家,本地傳播風險更大,其周圍國家傳入風險更大。低風險國家可以側重預防,重點人群是那些必須到疫區旅行的懷孕婦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