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養鴨 水中養魚
摘要:水面養鴨 水中養魚“鴨司令”生態養鴨呱呱叫產品銷往安徽等地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本報訊 “呱、呱、呱……”昨日,幾千
水面養鴨 水中養魚
“鴨司令”生態養鴨呱呱叫產品銷往安徽等地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本報訊 “呱、呱、呱……”昨日,幾千只鴨子歡叫的聲音,讓正陽縣雷寨鄉甘樓村吳國同家的鴨場顯得格外熱鬧,地上擺放的一筐筐鴨蛋,給這個養鴨場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記者看到,工人正在把成群的鴨子從河里趕往岸邊的樹林里(如圖)。剛剛上岸的鴨子穿梭在樹林中,扇起翅膀叫個不停。此時,養殖戶吳國同正安排人將皮蛋、咸蛋裝箱,向安徽省發貨。
“雖然養鴨的人很多,但靠養鴨致富的屈指可數。”一位工人告訴記者,“有多少人想走這條路,卻半路跌倒了。”
吳國同采取“水面養鴨 水中養魚”生態養殖模式,把鴨場經營得風生水起。
“我原來是做面粉生意的。”吳國同告訴記者,2009年前他開辦面粉廠,后來看到一家家面粉廠倒閉,感到做面粉生意前景不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朋友到信陽市考察,發現生態養鴨非常有希望。當年,吳國同決定關閉面粉廠養殖肉鴨,當“鴨司令”。
最初,由于缺乏經驗“鴨司令”栽過不少跟頭。第一年因下雨沒做好防疫死了100多只鴨不說,養的10000多只肉鴨,由于市場行情不好,他賠了不少錢。
一次次失敗為他積累了經驗,2010年他開始養蛋鴨。
吳國同說,他依托該鄉境內的天然河流黃大港進行生態養殖,因為黃大港系汝河支流,千年古河道,兩岸綠樹成蔭,河內雜草豐富,自然生態極佳,飼養水面達25萬平方米,水中養魚,讓鴨自由采食,因此,他養的鴨下的蛋深受消費者喜愛。
憑借良好的口碑,吳國同養鴨走上富裕路。目前,吳國同的養殖場年出欄麻鴨4萬只,生鮮鴨蛋50萬枚,深加工咸鴨蛋20萬枚,產品銷往安徽、江蘇、浙江及周邊縣市。
“我還要擴大養殖規模。”采訪結束時,吳國同滿懷信心地說,只要有毅力,再加上科學、現代化養殖,養鴨致富就不是一件難事。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