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在彗星上發現“生命基石”
摘要:原標題:“羅塞塔”在彗星上發現“生命基石” 新華社巴黎5月29日電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來的?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彗星帶來的。歐洲“羅塞塔&rdqu
新華社巴黎5月29日電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來的?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彗星帶來的。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證據,它發現,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質,它們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歐洲航天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報告說,“羅塞塔”發現,“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周圍稀薄的氣體中存在甘氨酸和磷元素。甘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而氨基酸在生命體中發揮重要作用,被認為是“生命基石”。磷元素也廣泛存在于脫氧核糖核酸(DNA)和細胞膜等處,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此前,美國航天局的“星塵”號探測器曾穿越“懷爾德2”彗星的彗尾,有跡象顯示其中存在甘氨酸。但由于“星塵”號是返回式探測器,其采集的樣本可能在回到地球穿越大氣層時受到污染,一些科研人員對此持懷疑態度。
“羅塞塔”探測器項目組的卡特琳·阿爾特韋格說:“這是第一次毫無疑問地在一顆彗星上探測到甘氨酸。”
對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墜落到地球上的彗星帶來了一些“生命基石”,這些物質在地球原始環境中互相作用,最終產生了生命。
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探測器2004年升空,它攜帶的“菲萊”著陸器在2014年成功登陸目標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是首個在彗星上軟著陸的人造探測器。雖然“菲萊”已經失去聯系,但“羅塞塔”仍在繞彗星的軌道上運行。
“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誕生于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與地球上地質變化頻繁不同,彗星內部變化較少,因而好似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冰箱”,可能保存著最原始的物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