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加強金融改革勢在必行
摘要: 深化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創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9日出席在京舉辦的2016金融街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陳雨露稱,我國金融業改革的著力
深化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創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9日出席在京舉辦的2016金融街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陳雨露稱,我國金融業改革的著力點是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微觀層面要遵循市場化改革方向,有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構建激勵相融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宏觀層面,則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貨幣政策體系和金融監管框架,消除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維護金融穩定。
陳雨露認為,當前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金融管理面臨新要求,金融行業有三大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一是貨幣供給與杠桿率的問題。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的余額已經達到1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已達到99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貨幣供給和人民幣貸款的增速都高于名義GDP的增速。同時,2015年末非金融企業杠桿率迅速增長到160%左右的高水平。但與高貨幣信貸增速和杠桿率并存的是,在社會層面還是不斷發出要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要求。
二是金融業快速發展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2016年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占同期GDP之比已經高達9.9%,創歷史新高。與金融業快速發展并存的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各地區和行業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對于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小微企業、三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依然是金融業發展的短板,金融發展的普惠性還亟待進一步提升。
三是現代金融發展的趨勢與有效監管問題。一方面我國金融業的綜合經營趨勢日趨明顯,另一方面,影響金融穩定的因素在不斷的增多,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加速暴露,民間借貸和互聯網疊加的風險不斷顯現,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各個市場之間的相互聯動和傳染的狀況在上升。這些都表明現行的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陳雨露認為,加強金融改革勢在必行,且金融改革的體制性目標和中期任務越來越明確。體制性目標是有效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中期任務是切實建立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管理框架。
具體來說,陳雨露將金融改革概括為七方面:一是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多層次、互補型、功能齊全和富有彈性的金融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比重,降低杠桿率。二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重點建設科技金融體系、綠色金融體系、普惠型農村金融體系和特惠型扶貧金融體系,補齊金融發展的短板。三是穩步推進金融創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四是擴大金融業的雙向開放,高效配置境內、境外兩種資源,同時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當中的制度性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五是健全金融基礎設施,降低金融市場交易成本,推進金融法制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六是與時俱進改革貨幣政策框架,在推動貨幣政策框架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逐步轉型的同時,穩步構建目標利率和利率走廊機制,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銀行溝通機制。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切實有效防范金融風險。記者 孫璐璐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