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懷學的創業夢
摘要:□ 范 杰 趙儉雪 張 軍 殷懷學為了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擺脫日復一日的體力勞作,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技術,終于成為“農機達人”。他創業伊始便懷揣富民
□ 范 杰 趙儉雪 張 軍
殷懷學為了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擺脫日復一日的體力勞作,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技術,終于成為“農機達人”。他創業伊始便懷揣富民夢,把公司作為社會化公益服務體系的一部分,與6000多戶青年民兵農機戶結成精準扶貧對子,成為農村青年民兵致富領路人。
正陽縣油坊店鄉賀寨村的青年民兵殷懷學,當地群眾都說他是一個“農機迷”,他返鄉自主創業,一門心思撲在農業機械的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工作上,經過10余年的創新拼搏,成功探索出一條“公司+農機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機戶”的農機產業化經營路子,建立了一家集農機制造、設備研發、技術推廣、生產銷售、供給配送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機械制造銷售公司,最終實現了創業富民的夢想。
殷懷學高中畢業后,積極響應縣里的號召,參加了正陽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機推廣專業的學習,幾年下來,不僅拿到了證書,還與同班學員賀曉爭結成“農機鴛鴦”。有了妻子的支持,殷懷學婚后就跟隨本村勞務大軍到山東濟南一家農機鑄造廠打工。他經常對工友說:“打工挖不掉咱們的窮根,只有先做徒弟,后做老板,掌握真正的本領,才能返鄉創業致富。”
白天只要有一點空閑時間,他都如饑似渴地攻讀農機具維修和電焊、氣焊、切割技術方面圖書;夜晚,工棚里早已鼾聲大作,他還在路燈下埋頭苦讀。就這樣,殷懷學硬是把農機專業及企業管理方面的遠程職業教育課程啃了下來。2002年,他成了農機鑄造廠的焊接能手和車床鉗工操作技藝標兵。就在這年年底,27歲的殷懷學懷揣技術返鄉創業。
殷懷學用打工所得資金租賃承包了正陽縣金種子農機修造廠,從此,他一邊進行小型農機具改造生產,一邊與縣農機局合作開展新型農機制造項目研究,安置本村青年民兵就業100人,殷懷學成了鄉親們口中的“農機達人”。
“科技就是發展生產力,品牌就是銷售金鑰匙。”這是殷懷學的經營理念,他堅持把科技創新與品牌銷售有機結合起來的,把研制開發大型花生鋪膜播種機、收獲機、摘果機作為創業創新的驅動力,研發出來的機械設備先在合作社農機戶中實驗示范,再按“訂單農機”生產,統一使用拓墾牌商標,直接配送到農機戶手中,建起一個“公司+農機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機戶”的經營新機制。
幾年來,殷懷學和他的團隊先后研發出60多種農業機械,公司年生產設備6600多臺,年創產值4600萬元,20種產品被納入政府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其中3種還獲得國家技術專利,榮獲國家、省農機科技成果獎。2012年,該公司被正陽縣委、縣政府確定為“農機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殷懷學也被選為正陽縣第八屆政協委員。
殷懷學創業成功后,非常熱愛公益慈善事業,縣政協領導說他是“愛心播撒一路,善果結滿枝頭”。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俺作為農機企業應該走在社會化公益服務的前面。”殷懷學對員工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帶領下的拓墾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成為社會化公益服務體系的一部分,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共同體,農機產業鏈與農戶利益鏈緊密相連,他在公司設立拓墾農機服務咨詢臺,開通農機售后服務熱線電線,采取“企村對接”和“企社對接”的辦法,先后建立“企村共建”美麗新農村和農機安全村對子20個,幫扶農機合作社60個,與6000多戶農機戶結成精準扶貧幫扶對子。公司每年為農戶購機提供政府補貼600萬元,為農機合作社融資擔保貸款200多萬元,為社員賒銷各種農業機械800多臺,義務開展農機維修、保養,全程機械化跟蹤服務,使全縣5000家農機戶依靠借“機”生財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