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解旋酶高分辨率晶體結構揭示
摘要:原標題:寨卡病毒解旋酶高分辨率晶體結構揭示 有望開發特效藥物 [導讀] 科技日報訊(通訊員靳瑩田宏亮記者馮國梧)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海濤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解析
[導讀] 科技日報訊(通訊員靳瑩田宏亮記者馮國梧)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海濤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1.8埃米(即納米的1/。
寨卡病毒解旋酶高分辨率晶體結構揭示
有望開發治療寨卡病毒的特效藥物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靳瑩 田宏亮 記者馮國梧)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海濤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1.8埃米(即納米的1/10)高分辨率晶體結構,有望開發出治療寨卡病毒的特效藥物。相關研究成果5月12日在線發表于《蛋白質與細胞》雜志上。
日前,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多國發生了“寨卡熱”疫情。寨卡熱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傳染病,癥狀與登革熱相似,包括發熱、紅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膿性結膜炎等。有證據表明,寨卡病毒感染還與胎兒和新生兒小頭畸形和一些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有關。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寨卡病毒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已有33個國家報告有寨卡病毒傳播。
解旋酶是設計抗病毒藥物的重要靶點。在病毒增殖過程中,解旋酶幾乎是所有病毒復制所必須的蛋白。在寨卡病毒復制過程中,寨卡病毒解旋酶通過水解三磷酸核苷獲取能量從而實行對雙鏈核酸的解鏈功能。這一功能和過程對該病毒的增殖至關重要。研究人員介紹,把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特定活性位點作為關鍵靶點,將為開發抑制病毒復制和控制寨卡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抑制劑打下基礎。
楊海濤團隊解析的寨卡病毒解旋酶晶體結構,分辨率達到1.8埃米。這一高分辨率結構揭示了水解三磷酸核苷的關鍵區域,以及容納RNA的正電荷通道。研究人員表示,“為寨卡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一個精確的模型”。
馮國梧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