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病害的發生及綜合防治
摘要:□ 高新國芝麻病害種類繁多,其中真菌類病害占近70%,病毒病占20%,細菌、線蟲、類菌原體約占10%。而我市芝麻生產上發生頻繁、影響嚴重的病害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真菌類
□ 高新國
芝麻病害種類繁多,其中真菌類病害占近70%,病毒病占20%,細菌、線蟲、類菌原體約占10%。而我市芝麻生產上發生頻繁、影響嚴重的病害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一、真菌類病害:危害芝麻的主要病害
1.芝麻莖點枯病:主要危害莖稈和根部。苗期發病根部變腐死亡;莖部受害后,迅速延伸圍繞莖部形成褐色筒狀斑塊,病斑中部銀灰色、有光澤,其上生出許多黑色小粒點,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根莖內部變褐,有的腐爛變空。病株矮小,葉片向上卷縮,嚴重時全株枯死,不能結實。蒴果內主要侵染內壁隔膜、胎座和籽粒。
2.芝麻枯萎病:芝麻整個生育期間均可感病。葉片自下而上萎蔫,根部變褐,有時限于半邊根系變褐,并以根部向莖部發展,使相應的植株半邊葉片變黃、枯萎;莖部呈長條形紅褐色病斑,潮濕時病部長出粉紅色霉層(分生孢子和菌絲體),根莖內導管變褐,最后造成葉片萎蔫,整株枯死。一般病株較健株節間縮短、變矮。
3.芝麻疫病:病菌在芝麻生長的任何時期可侵染地上任何部位。初期為褐色水漬狀病斑,后為深褐色,濕潤條件下,莖基部可形成一段繞莖縊縮病斑,蒴果上會出現菌絲生長,雨水較多時病害發生重。
4.芝麻葉枯病:芝麻生長中后期葉和莖的一種主要病害。葉片上產生灰色不規則病斑,上生褐色霉層,易脫落;為害莖,形成中央凹陷的紅褐色條斑,造成植株折斷。
5.芝麻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典型癥狀為幼莖基部一側出現暗褐色病斑,逐漸凹陷、腐爛、縊縮,引起幼苗枯死。
二、病毒性病害:芝麻病毒病是常年零星發生、個別年份流行的病害,大發生年份發病率可在30%以上
田間芝麻病毒病主要以黃花葉病毒病為主,占70%以上,主要癥狀為葉片褪綠、斑駁呈花葉以及黃化等癥狀,嚴重者植株矮化、結果少,甚至不結實。由花生條紋病毒(PStV)侵襲引起病毒病,依靠蚜蟲、流水和汁液摩擦傳播。
另外還有矮化壞死病毒病、皺縮花葉病毒病。其他病毒病較少見,國外研究報道較多的芝麻卷葉病在我國尚未發現。
三、細菌性病害:
1.芝麻角斑病:主要癥狀是在葉片上形成黑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干燥時病斑穿孔,嚴重時引起全株葉片枯落。莖與蒴果也可受害,形成黑褐色條斑。角斑病菌僅局限于侵染芝麻,主要通過種子內部帶菌越冬存活。
2.芝麻青枯病:莖部出現褐色條斑,頂部易發生潰瘍而萎蔫。高光照下,從上至下全株萎蔫,莖維管束變黑,根部腐爛,葉片可出現墨綠色、油漬狀條斑。
3.芝麻葉斑病(又稱細菌性疫病):整個生育期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葉片,最初為灰褐色、水漬狀壞死小斑,后擴展至整個葉片,病斑為多角形。
芝麻病害的防治途徑:
1.種植抗病品種:目前對芝麻各類病害尚未有免疫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存在有明顯差異。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良種是防治病害的一個經濟有效的措施。
2.實行輪作倒茬:實行輪作是防病增產的重要措施。據我們試驗測得,五年一作的發病率為8.3%,三年一作的發病率為14.7%,連作的發病率為38.4%,要推行4~5年輪作制,就可以減輕或避免病害的發生。
3.采用溝廂小墩化:淮河以北芝麻主產區降水多集中在七、八兩個月,而此時正是夏芝麻生育的關鍵時期,芝麻的耐漬性較差,田間積水,阻礙植株的正常呼吸作用,使植株衰弱,高溫高濕的條件,利于病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防澇排漬,縮短田間持水期,是減輕病害的主要措施。
藥物防治:
1.種子處理:藥劑浸種0.5小時,可選用15%粉銹寧0.1%或40%多菌靈0.1%均可。50℃~55℃溫水浸種10~20分鐘或250ppm鏈霉素浸種可防治苗期細菌性病害。
2.土壤處理:用40%多菌靈11.25㎏/hm2拌適量干土,耙前撒入田間。
3.噴藥防治;在芝麻盛花期,雨水多、病害發生嚴重時,進行田間藥劑噴灑。一般兩次,間隔10天。選用40%多菌靈1000倍或12.5%烯唑醇50g/畝均可。防治細菌性病害要噴灑250ppm鏈霉素溶液。
病毒性病害因主要依靠蚜蟲傳播,所以在選種抗性品種的前提下,應以藥劑治蚜為主。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