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陽光下評審
摘要:科技部19日在京組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視頻評審媒體開放日活動。“視頻答辯評審過程中,全程錄音錄像,使立項評審全過程可追溯、可查詢,我們將打造‘陽光科技&rsq
科技部19日在京組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視頻評審媒體開放日活動。“視頻答辯評審過程中,全程錄音錄像,使立項評審全過程可追溯、可查詢,我們將打造‘陽光科技’的管理理念。”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郭日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打分表決雙管齊下 十分鐘優中選優
記者在視頻評審現場看到,在會場的幾塊大屏幕上,來自河北、江蘇、北京等地的項目申請單位代表三人一組進入當地視頻答辯室,首先由參加答辯人通過視頻簡單介紹項目內容,然后由評審專家提問,答辯人回答,整個過程不超10分鐘,非常緊湊、高效。
“本次視頻評審工作共組織了四個答辯場地的24間視頻會議室進行評審,并與3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75個本地答辯會議室進行聯通。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資環處處長王磊介紹道,以往項目評審都是專家到達現場才了解項目情況,現在是在評審前的5日專家就會收到通知審閱項目申報材料,在評審前兩天回饋申請者以便提高評審的效率和質量。結束后,每個專家都會以打分和表決是否通過的雙重方式給予參審項目評定,結果會自動進入系統進行排序。
“由原來的現場面對面集中答辯改變為現在的網絡視頻背靠背答辯評審,” 王磊說,這樣避免了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受到干擾。
設定標準 專家組隨機抽取
評審組的專家是哪來的?“都是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的。”據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余健介紹,隨機選取專家,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過程的自由裁量權。
答辯評審的專家組人數原則上不少于15人,產生方式以計算機隨機抽取為主。專業機構按照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及項目指南內容,科學設定評審專家遴選的標準。余健說:“如專業背景、學術水平等,按比例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并邀請中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評估司等單位監督專家抽取。”
對于參與相關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和本年度項目指南編制工作的專家,一律不得作為評審專家參加項目評審工作。同時,很多人擔心的同一年度內多次參與項目評審的專家,系統將在專家抽取中不再考慮。專家的遴選和使用將全部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
全程留痕 信息公開在陽光下
還想找評審專家拉拉關系,“推薦”自己的項目?“評審制度將對這些行為說‘NO’!”科技部政策司監督與評估指導處調研員杜清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評審前一天會公布參評專家組的姓名和單位,以及專業機構聯絡人的電話。“專家和申報者都要簽署承諾書。一旦被發現有違規行為,將被記入誠信記錄。”
杜清海表示,專業機構在評審過程中,嚴格采取紙質文檔、電子郵件、電話錄音、手機短信、信息平臺日志等相結合的“留痕”管理方式,“做到線上留痕,線下交流有錄音記錄,全方位無死角的做好科技計劃的‘守護神’,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記者 賈 婧)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