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不應為高消費提供方便
摘要: 近來媒體報道,大學里“應酬文化”讓學生不堪其累,精力是一方面,經濟負擔則是更實際的壓力,有的學生一個月的應酬花銷就占去生活費的三分之一。這其實是校
近來媒體報道,大學里“應酬文化”讓學生不堪其累,精力是一方面,經濟負擔則是更實際的壓力,有的學生一個月的應酬花銷就占去生活費的三分之一。這其實是校園“消費主義”彌漫的投射。現在一些學校尤其是大學校園,為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高消費提供了不少方便,比如在校園開設娛樂化的KTV、酒吧;比如將學校招待所改造成“帶星的賓館”,并開設高級餐廳;還有的學校豪華裝修少部分宿舍,高價出租給學生……
這些現象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當引起教育者關注和思考。雖然我們有比較周全的資助體系,為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提供了不少的幫助,但畢竟解決不了貧富差距給學生帶來的更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的高消費行為,特別是校園里開設的一些高消費場所,對包括貧困家庭在內的一般家庭的學生來說,無異于近在眼前的刺激;一些家庭條件好、消費層次高的學生還自然形成了相對封閉的交際圈,在開放的大學校園里,這種蜂窩狀的小圈子削弱著大學生群體之間共同的情感基礎,是校園里一種不健康的現象。不僅如此,部分學生的高消費行為對于同齡人有一定的示范性,在不斷加劇著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的心理,助長著消費主義文化在校園里泛濫。對此如果不加引導和約束,很可能會衍生出其他問題,以消費、應酬形成的圈子文化就會蠶食以學習、求知為要的校園文化,那么,一些“亞社會化”的亂象就會層出不窮。
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校園生活不可能和社會生活隔絕,既然社會的貧富差距客觀存在,向校園內傳導也是正常現象,但是校園畢竟是校園,不是一般的生活社區,對學生的消費行為雖然難進行硬約束,但不應無視此類現象產生的負面影響,更不應該為少數學生的高消費需求變相提供方便。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不少學校的餐飲住宿等都已經實現了后勤社會化服務,有很多社會企業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介入進來,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少服務提供商都把目光盯在富裕家庭的學生身上,希望從中賺取更多收益,這成為校園高消費的一大推手。學校的每個細節都是教育元素,校方有責任從教育者的本位出發,多從社會效益的一面評估校園里的經營行為,并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干預,引導社會企業適應校園文化的大環境。
家庭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認識到,高消費行為可能會在自己的孩子和多數同齡人之間增加交際壁壘,不但影響到孩子對自我的正確認知,還會增加孩子和主流價值觀對接的難度,影響孩子融入社會,因此對孩子加以必要的約束是家長的教育責任。從人性的角度說,文明其實就意味著約束,沒有了約束也就沒有了底線。
校園應該成為彌合落差、凝聚共同情感的地方,應該是不同階層的學生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的地方,是為社會共同體的成長奠定根基的地方,不應鼓勵和縱容富裕家庭的學生展示和放大家庭背景,在同齡人之間劃出鴻溝。當然,在開放的環境下,學校的確無力阻止少數學生的高消費行為,但在校園里不為高消費提供方便,表明的是教育者的態度和堅守,有了這種態度和堅守,教育才可能為社會撐起一片清凈之所,為社會的發展進步注入不竭的精神文化動力。
“學習去改變世界”,國外這句比較流行的校訓,提示著青年對未來世界的使命。還是那句老話,有什么樣的青年,就有什么樣的未來。如果這一代人的價值譜系被消費主義文化定位,甚至被資本、權力等社會偏好所主導,我們的未來還有希望嗎?在這個問題上,教育者實在是責任重大。鐘焦平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教育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