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上市險企凈利下降 二季度面臨投資壓力
摘要:原標題:二季度上市險企仍面臨投資壓力上市保險公司季報數據顯示,4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合計實現歸屬凈利潤301.44億元,同比下降26.0%,國壽、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52
上市保險公司季報數據顯示,4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合計實現歸屬凈利潤301.44億元,同比下降26.0%,國壽、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52.51億元、21.99億元和19.9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5.0%、57.2%和55.1%。機構分析人士認為,凈利潤負增長主要受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和責任準備金計提增加影響。一季度4家上市險企凈利潤實現投資收益698.44億元,同比下滑31.3%,其中股票價差貢獻減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保費上升凈利下降
4家上市險企僅平安實現歸屬凈利潤實現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平安實現凈利207億元,同比增長3.7%。長江證券認為,平安凈利潤略有增長主要是所得稅費用支出調劑所致。其他上市險企凈利下滑基本上符合預期,負增長主要受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和責任準備金計提增加影響。一季度4家上市險企實現投資收益698.44億元,同比下滑31.3%,其中股票價差貢獻減少是主要原因。同時,責任準備金計提壓力明顯增加,2016年一季度共計提取責任準備金1751.88億元,同比大幅增加37.4%,相較于2015年一季度責任準備金計提同比下滑22.9%,準備金計提壓力明顯增加。
在保費方面,得益于險種結構繳費結構的優化推升保單價值,4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合計保費收入4819億元,同比增長22.1%。國壽、平安和太保分別增長31.41%、22.37%、25.46%,新華下降10.43%。險企保費結構呈現個新期繳新單增速>個險新單增速>新單增速的特征,新單增速超30%;個險期繳占比提升、個險新單占比提升以及新單保費占比提升明顯,新華和太保個險新單占新單保費比重提升至21%和84.3%;個險期繳新單占新單比重83%和97.7%。
券商研究報告認為,需要客觀看待銀保渠道價值。目前,銀保增速下滑趨勢在放緩,但是銀行躉交業務受監管和公司戰略影響未來依然有一定調整壓力。一季度平安新單利潤率維持穩定,在新單增速較高以及價值率平穩假設下,預期NBV保持較快增長。
股票價差貢獻收窄
數據顯示,股票價差貢獻減少是凈利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一季度上市險企實現投資收益698億元同比下降31.3%。國壽、平安、太保和新華投資收益分別為251億元、243億元、112億元和9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59%、27.75%、26.39%和36.05%。從投資收益率來看,凈投資收益率升降不一,但是總投資收益率明顯下滑。中國人壽一季度凈收益率5%,相較于歷史水平提升0.35個百分點,總投資收益率較2015年下降2.55個百分點,僅為3.69%;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6%,較2015年下降1.50個百分點。
券商人士認為,一季度投資收益下滑核心原因在于股票價差貢獻減少。2015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表現較好,上市險企的投資收益中股票價差貢獻占比較高,以總投資收益率與凈投資收益率之差作為權益收益率,權益收益率占比在25%-35%區間。自2015年以來,險資對于積極優化資產配置結構,表現為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豐富權益資產內涵、持續優化非標類資產配置、適當擴容境外資產配置以及增加委外。受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影響,險企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大幅下滑,2016年一季度4家上市險企單季度均出現明顯浮虧,平安、國壽、太保和新華利潤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規模分別為-112.5億元、-132.5億元、-32億元和-25.9億元。
考慮2015年股票價差貢獻占比在20%-50%,長江證券預測,二季度投資收益大幅負增長或將持續。同時險企增持交易性金融資產,比重在2%-8%,對公司凈利潤影響或加大。浮盈減少,浮盈占凈資產比重減少2-5個百分至2%-5%,減值壓力增加。展望二季度保險公司面臨的投資壓力或持續,但低利率環境賦予了保險公司更強的主動性來優化負債結構,創造保費的同時創造價值。券商人士認為,預期后期免稅健康險、職業年金以及稅延養老將會逐步探索和開發新的業務模式,將持續關注行業產品和業務模式創新。(記者 周文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