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70大中城市房價普漲
二線樓市火爆須警惕風險
摘要: 國家統計局5月18日公布了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放緩,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 二線城市房價地價齊漲 國
國家統計局5月18日公布了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放緩,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
二線城市房價地價齊漲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說,4月份房價總體繼續上漲,上漲城市個數繼續增加,但城市間漲勢出現新變化,一線城市漲幅較上月有所放緩,二三線城市漲幅開始擴大。初步測算,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漲幅一線城市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比上月分別擴大0.3個和0.2個百分點。
不僅是房價上漲,二線城市地價的上漲勢頭明顯。5月13日,一宗位于南京市建鄴區河西南的土地以32.8億元完成出讓,據測算樓面地價達到了45213元/平方米,而周邊在售樓盤均價每平方米35000元至45000元左右,意味著“面粉貴過面包”。
比較火爆的還有蘇州土地市場。今年4月上旬,蘇州共出讓20余宗地塊,樓面價高漲,幾天時間出讓的土地價款就高達350億元。據市場人士觀察,由于高地價的帶動,土地周邊的在售房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
受到一線城市房價高、限購等原因的影響,不少消費者將目光延伸到一線城市周邊。比如,緊鄰北京的河北廊坊、保定等區域的房價上漲也十分明顯。
二線城市火爆原因何在
本輪房價上漲中,二線城市量價齊升。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指出,這是一線城市高房價、高地價的溢出效應。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和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秘書長柴強認為,從以往經驗看,房價無論是漲還是跌,都是從一線城市開始,進而向其他城市傳導,此次也不例外。
合肥市近兩三個月房價漲幅十分突出。合肥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駱芳芳表示,這一方面是由于宏觀政策、信貸環境的寬松;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地價高漲、低庫存等情況推動房價攀升。市場一度出現庫存可消化時間短,導致待入市和觀望客戶開始恐慌入市。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以來,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明顯回升,房價、地價高企,與今年一季度的信貸寬松有比較密切的關系。受到總體信貸環境寬松的影響,無論是開發商,還是有意購房的消費者,購地、置業的資金都比較充裕,使得需求得以集中釋放。
而如今二線城市房價、地價上漲的趨勢甚至火過一線城市,還有一個原因是一線城市的限購始終沒有打開,而年初一些金融政策,實際上是刨除了限購城市北上廣深而只針對非限購城市。比如,今年2月2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面對樓市的“高燒不退”,上海和深圳分別在3月25日出臺樓市調控措施,一線城市樓市總體隨之略有降溫。
鏈家地產上海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經過年初樓市的快速上漲,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已進入調整期,一線城市推地量減少,這也導致房企在一線城市的拿地風險上升,轉而目光瞄準在開發商看來有上升空間的“強二線”城市。
警惕價格過高的風險
張大偉說,一季度標桿房企拿地集中在二線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前20名的大型房企,整個拿地金額60%以上都是在二線城市。總體而言,預計二三季度房地產市場,無論是成交還是價格的熱點都應該是在二線城市。
對于二線城市房價地價的高企,一些市場人士也開始關注和提示風險。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內部分城市像南京、蘇州土地市場過熱,已經出現較大的風險。張大偉也認為,個別城市地價過高,風險在增加。
面對“發高燒”的地市樓市,所在城市的有關部門也已密切關注。如南京市國土資源局發布的2016年供地計劃:公開出讓經營性用地700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占500公頃,全年供應量同比增長30%。3月28日,央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等聯合下發文件針對“首付貸”,加強對個人住房貸款“首付資”資金來源的審查;同時,密切關注南京、蘇州等部分城市因房價較快上漲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5月17日,蘇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公告,原定準備出讓的5幅地塊,因規劃優化原因暫緩出讓。(經濟日報記者 亢 舒)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