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標語 勵志不能太離譜
摘要: 祿永峰 高考快到了,這兩天,中山市濠頭中學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夜之間,濠中多了個【這】》的文章。點開一看,原來是校長去給高三的各班學生送“禮&r
祿永峰
高考快到了,這兩天,中山市濠頭中學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夜之間,濠中多了個【這】》的文章。點開一看,原來是校長去給高三的各班學生送“禮”。送的啥禮?鮮艷的大紅紙,上面一個手寫的黑色毛筆字——“拼”。
高考臨近,一些校園總是不乏一些“雷人”標語橫空出世。從媒體公開報道看得出,類似“考過‘高富帥’戰勝‘富二代’”、“這是腦子最后一次有用的時候了,之后的一切都看臉了”、“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之類的標語,不是對高考的過度神化,就是對考生某一方面觀念的誤導,真是雷人又離譜。而類似“進清華,與主席總理稱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的高考標語,對高考的神化可見一斑。與此相比,高考前送“拼”,多少還是含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該,高考也只是每位學生學習經歷中的一場考試而已。只是與普通考試不同的是,這場考試事關今后學習、成長環境的自我選擇,因此從考生到學校,從家長到社會,對其高度重視,不敢怠慢。從給自己選擇一所理想的高校而言,高考前張貼一些具有“勵志”寓意的標語,本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勵志”理應提倡的是溫馨提示,不乏人性化的警示,絕不能依靠“雷人”,甚至誤人子弟取勝。
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思維的束縛之下,考名校成為諸多家長和考生判斷“成功”與否的具體標準之一。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相當一部分35歲以下的受訪者,都把錢、權和地位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不少人的世俗觀念里,高等學府已經是成功的化身,是成功的標簽,只要進了高等校園學習,就意味著風光無限,人生無憂。
常言道,“不以世俗成敗論英雄”,對于高考考生的成功評斷,也應該摒棄世俗之中對青年學子成功評價的單一化,不以世俗的“成功論”綁架他們。讓他們自由選擇,自由翱翔,在充滿愛好和興趣的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畢竟,再高大上的一座學府,也是他們學業路上的一座學校而已。幾年之后,擺在他們面前的將是另一座人生的大學,一切奮斗和努力或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北京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