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理“套餐”變“自助餐” 打破一考定終身
摘要:5月7日,上海“新高考”啟幕,考生們在等待進入考場。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大巢制圖(新華社發) “一門高考科目就這樣過去了,恍若一場夢,希望不負努力
5月7日,上海“新高考”啟幕,考生們在等待進入考場。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大巢制圖(新華社發)
“一門高考科目就這樣過去了,恍若一場夢,希望不負努力。”5月7日,剛剛參加完地理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上海市高二學生小文,在微博中這樣寫道。
根據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從2017年起,上海將采取“3+3”高考模式,即由語、數、外3門統考,加上學生自選的3門學業等級考組成最終高考成績。這就意味著,于5月7日正式開考的首門學業等級考科目地理,已經拉開上海“新高考”序幕。而小文和她的“戰友”,也便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份陸續出臺高考改革方案。本報整理發現,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呈現出一些共同特點:考試制度方面,取消文理分科、外語一年多考被普遍推行;招錄制度方面,逐步合并本科錄取批次,遵循“兩依據、一參考”錄取原則,為名目花哨的加分政策瘦身等。
“3+3”模式取消文理分科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根據《意見》要求,全國各地陸續出臺高考改革方案,涉及高中教學、高考科目、高招錄取的全鏈條改革。目前,包括2014年就公布試點方案的浙江與上海,全國已有天津、北京、青海、江蘇、海南、西藏、寧夏、廣西、廣東、甘肅、黑龍江、遼寧、貴州、河北、山東、湖南、貴州、江西等20個省市區已經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各地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時間集中于2014年到2019年。
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考試模式,是本輪高考改革最顯著的一大變化。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多地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中任選3門。而浙江還增加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科目。
文理不再分科對招錄環節也產生了影響。多地規定,高校可根據培養要求,從等級考科目中,分專業(類)自主提出選考科目范圍,但最多不得超過3門。考生只需滿足其中任何一門,即可視為“符合報考條件”。對選考科目有要求的高校,必須提前向社會公布。沒有科目要求的高校,考生報考將不受科目限制。
“改革會推動教育觀念的進步。”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李立國對本報分析表示,“以往很多高中會形成自己的文理權重傳統,而現在給予各門課程同等的地位,將有助于回歸根據知識本身來考量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李立國打了個生動的比方:過去的高考可謂是搭配固定的文理“套餐”,如今則變成了多元化的“自助餐”,這對于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識體系很有幫助。
在全國率先開始高考改革試點的上海,學生們已經體驗到考試科目調整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我們要自己選3門等級考科目了。”2015年9月,入學上海奉賢中學不久的江雨馨,從班會上得知了高考改革新政策。由于上海是由此前的“3+1”模式改為現在的“3+3”模式,江雨馨坦言,起初非常苦惱,很擔心增加的科目會加重學業負擔,并且對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感到十分迷茫。
9個月過去后,即將面臨選科的江雨馨不再糾結,已經有了清晰的答案:“地理和生物會選擇一門,這兩科高二時就舉行等級考,結束之后,高三的學習負擔便會減輕很多。”今年地理等級考試的參考人員情況,也印證了這一普遍的選科原因。數據顯示,上海市共有33876名高二學生參加地理等級考試,占本屆高二學生總人數的63%。
“化學也是備選項。此外,政治和歷史我會考慮二擇其一。”江雨馨解釋說,選擇化學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高校報考范圍。而根據職業性格測試,她比較適合法學,自己心儀的復旦大學法學系,對物理、政治、歷史提出了專業錄取要求。
從無所適從到科學規劃,江雨馨將自己的進步歸功于學校開設的人生導航課。據悉,性格測試、學力分析、經驗分享講座、高招錄取要求講解等組成了上海市奉賢中學人生導航課的基本內容。
“學生在高一第二學期就要做出選科決定,那時他們還很難對自身形成明確的認知。因此,能否提供滿足需求的生涯規劃教育,也是影響高考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本報表示。據了解,為了適應“3+3”考試模式,包括上海奉賢中學、浙江溫州中學在內的多所高中,已經開設了生涯規劃課程。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