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啟蒙讀物之《三字經》的由來
摘要: 在美國有一部電視劇叫做《指路明燈》,它于1937年首播直至2009年劇終,其間跨越了72年之久,被吉尼斯譽為世界上最長的電視劇。讀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很驚訝?但倘若讓
中國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之《三字經》的由來
在美國有一部電視劇叫做《指路明燈》,它于1937年首播直至2009年劇終,其間跨越了72年之久,被吉尼斯譽為世界上最長的電視劇。讀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很驚訝?但倘若讓它與中國的一本書相比的話,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這本書自南宋開始,在歷史的長河中浮沉輾轉,不斷被后世學者連載、增補,直到今天,已經800余年了。
除此之外,這本書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國留洋”了,據記載:1581年,歷史上第一位研究漢學的歐洲人羅明堅在澳門翻譯此書,并將譯本帶回了意大利,之后的幾百年間,這本書相繼被翻譯成拉丁文、俄文、英文等各種語言流傳各國,成為許多國家教育孩子、研究漢學的經典讀物,甚至連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的故居如今依然擺放著這本書。
這便是中國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當我們翻開這本知名度極高但很少有人能說出內容的書時,我們不難發現《三字經》歷經千年而不衰是有原因的,它用那極其簡潔通俗的白話詮釋著亙古不變的真理,讀起來朗朗上口。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政治、教育都被王應麟揉進了三個字組成的句子中。難怪明朝趙南星說:“句短而易讀,殊便于開蒙。”
為什么叫《三字經》呢?正如上面所說,全書都是以三個字為一句,四句一段組成的,在這里面有一個小故事:傳說王應麟有一個學生,學習非常努力,但成績總是上不去,為什么呢?王應麟了解到,這個學生每天要看很多各個方面的書籍,導致最后博學而不精,很多時間都浪費了。王應麟突發奇想:能不能把所有的知識融進一本書里呢?經過反復的編纂,最終《三字經》出世了。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在中國古代能被稱為“經”的書,屈指可數,這是因為“經”在古代中國取的是“經典、精華、可以吟誦”之意。
可是,就是這么一本膾炙人口的書籍,在現代社會中卻鮮有人讀完過。記得錢文忠先生曾經做過這樣的調查:讓很多人背誦三字經,幾乎所有人都會背“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到了第六句的時候就開始有人不會背了,直到“三才者”這句時,已經鴉雀無聲了。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說是社會的浮夸,有人說是時代的變遷,誠然,《三字經》里面確實有很多東西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社會,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用其中一小部分的糟粕去否定所有,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而且,自《三字經》成書至今,各朝各代的文人學者都對《三字經》的內容加以增補,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例如新中國成立之后編纂的《新三字經》,里面便對書中的等級觀念,封建思想進行了修正并加入了當代的知識信息。
總而言之,《三字經》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的,它不屬于某一個時代,更不屬于某一個階層。自宋朝開始千百年來,直至千百年后,我相信依然有人為《三字經》注入新的血液,讓這顆中國璀璨的明珠繼續散發耀眼的光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