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發展新機遇
摘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亞太地區的經濟專家聯合撰文指出—— 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發展新機遇本報華盛頓電 記者高偉東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亞太地區的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亞太地區的經濟專家聯合撰文指出——
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發展新機遇
本報華盛頓電 記者高偉東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亞太地區的經濟專家塞爾坎·阿斯蘭納普、托馬斯·何浦林等人近日聯合撰文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從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轉向以家庭消費為核心的增長模式,這一過程受到世界密切關注。他們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經濟轉型雖然會對一些亞洲經濟體產生影響,但也給其他一些經濟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鑒于中國規模龐大且與全球經濟融合,其經濟轉型必然會對相關國家產生影響。中國目前是亞洲地區多數主要經濟體特別是東亞和東盟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2000年至2015年間,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比例從3%大幅上升至9%,占亞洲出口比例從9%大幅上升到22%。根據IMF計算,中國實際GDP增長率變化1個百分點,會使亞洲經濟體實際GDP增長率中值變化0.15個至0.30個百分點。
由于中國經濟減少對投資的依賴,將導致對鐵礦石、銅和煤等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一些經濟體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同時,中國經濟轉型將給亞太地區一些經濟體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向中國出口消費品的國家,如新西蘭(高端食品),或作為中國快速增長的旅游目的地國家,都將從中受益。
中國向更高增加值生產的轉變還會給亞洲低收入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如服裝、鞋類、家具和塑料玩具。孟加拉國、柬埔寨和越南已經占據了這些部門的一些全球市場份額。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亞洲各國需要作出政策上的調整,塞爾坎·阿斯蘭納普、托馬斯·何浦林等IMF經濟專家建議亞洲各國可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應對。首先,亞洲各國需要實現經濟多元化,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包括通過深化貿易和金融一體化等。同時,推動服務業的增長,這既是對中國經濟轉型作出的應對,也是在該地區降低對制造業和出口依賴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新增長源。在有利于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支持下,推進結構性改革將有助于促進經濟轉型,同時會提高潛在經濟增長和減輕貧困。
其次,由于亞洲地區多數經濟體目前通貨膨脹水平較低,貨幣政策應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持。同時,匯率靈活性應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箱的一部分。靈活的匯率已經并將繼續提供有效緩沖。具備充足財政空間的國家可運用財政政策促進平穩調整。
最后,亞洲各國需要維護金融穩定,特別是在波動不定的資產價格和匯率變動增大了脆弱性(包括在企業部門)的情況下,可采取資本流動管理措施,防范嚴重外部沖擊導致突然和大規模的跨境資本流動。
塞爾坎·阿斯蘭納普、托馬斯·何浦林等IMF經濟專家強調,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使中國的增長模式變得更穩健、更可持續,亞洲鄰國將從中長久受益。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經濟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