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充電樁:“落戶”的尷尬
摘要: 根據《中國制造2025》,到202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而且年銷量要達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2015年,廣州本地個人節能車上牌量達到
根據《中國制造2025》,到202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而且年銷量要達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2015年,廣州本地個人節能車上牌量達到4387輛(不含單位),不過,與火紅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民生活中充電樁配套不足的尷尬。記者調查發現,私人充電樁安裝是新能源汽車消費鏈條最后一公里的攔路虎,理應在車主住地安裝的私人充電樁,如今仍然面臨“無地無批文”的尷尬,而“物業不批”則成為這個攔路虎的“罪魁禍首”。
【“小秦”的落戶奮斗之路】
想知道電動車充電樁申請安裝落戶的過程?流程其實很簡單,而且從搖號到買車,一開始還是很順利的。
第一步:提車上牌
(達成時間:2月份)
2月份春節提車,春節后用新能源車指標上牌成功。
第二步:帶身份證明材料,先找市供電局申請
(達成時間:3月上旬申請成功)
供電局工作人員響應政府號召,大開綠燈,填寫了一份申請書,還說“安裝一切免費。但是必須先得到物業管理的同意”。
第三步:找物業,提供物業權屬證明材料
(達成時間:3月中旬備齊)
就是房產證、車位購買或長期租用合同等,很容易。
第四步:還是找物業,提供物業同意書
(達成時間:3月~5月份,僵持通關中)
這里問題來了,物業擔心大哥“秦”的食電量太大,會影響小區的消防安全、用電負荷,打死不愿在《物業同意書》上蓋章。
第五步:供電局實地勘查安裝
(達成時間:未知)
注:第三步沒完成,供電局就不會派外勤來小區勘查用電負荷,進行充電樁安裝。
【解惑】
新能源車充電一晚 不比空調費電
按照市供電局報裝私人充電樁的個人指引文件,居民向供電局申請安裝充電樁,將統一按照“合表電價”即0.647元/度來執行,與家庭用電收費一致。一輛純電動或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充滿一次需要費多少電?記者實地調查了兩款不同代表的新能源車實際用電量。
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以比亞迪秦為例,普通家用220V充電慢充,6~7小時充滿,費13度電左右,按照廣州家用一度電收費0.65元計算,不到10元。純電模式下,比亞迪秦可以跑60~70公里,可滿足車主一日所需。再看純電動車,以騰勢為例,利用騰勢充電柜慢充可實現5小時充滿,耗電50度左右,總花費不到35元,續航里程超過260公里,車主用來上下班,一周7天只需要充一次電即可,每天“耗電”7度左右。
夏日炎炎,市場常見的1.5匹空調1小時一般需費1.3度電左右,假設同樣是運作7小時,耗電在9~10度之間。
也就是說,一輛要充電的新能源汽車,用電量與一臺空調相差無幾,甚至更低!
一個充電樁的獨白:
我不是危險品,求批準落戶
一個私人充電樁要成功落戶廣州的住宅小區,有多難?請先聽聽充電樁“小秦”的獨白:
我叫“小秦”,最厲害的能力是,可為一輛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提供1小時充滿的快充服務。可是,至今,我不僅一次都沒能發揮強大的充電能力,連合法的居住證都沒有!我大哥——他名字叫比亞迪秦,是一輛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今年2月份我跟大哥一起跟主人回家,主人就為大哥買了一個專屬私家車位!原本,主人想在大哥的“家”旁邊安排位置讓我落戶安居。可申請打到了我們住的樓盤物業,居然不允許!拒絕的理由好多,意思卻只有一個——我“小秦”是個影響用電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危險品”,最好別出現在小區的車庫里面。
三個月以來,我一直蝸居在大哥“秦”的后尾廂中,只能看主人屢次跟小區物業磨破嘴皮子,次次碰壁。現在,主人大部分時間只能喂大哥“秦”喝汽油,看著大哥每天排出的大量廢氣,跟那些“落后”的汽油車無異,咱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大哥“秦”偶爾也能享受一下充電帶來的綠色快感,我有一條7小時慢充的變壓設備,可趁主人在大排檔吃飯時,借人家的插頭,幫大哥“秦”充一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可是,這種“借來”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呢?
現狀:物業死活不給“放行條”
新能源車準車主心聲:
搞不定的物業
2014年12月,廣州市供電局正式啟動個人充電樁安裝申報業務,私人報裝電動車充電樁在供電環節綠燈全開,并不存在困難。但在過了一年半的今天,想嘗鮮做“環保達人”的市民,發現要自行在小區內安裝“私人充電樁”并不容易。殘酷的現實告訴消費者:搞不定物業,要三思而行。
“家里要是有自己的固定車位,就可以申請安裝充電樁,但是你必須確保要說服你的物業。”85后的蘇先生,就是“小秦”的主人,居住在海珠區怡安花園的他,今年已成為小區物管口中的“名人”——小區第一個買新能源車的業主,第一個提交申請安裝充電樁的業主。
他向記者道出了當下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兩個前提條件:自有產權的車位和讓物業點頭。而物業“刁難”主要是兩方面:用電安全和消防安全,“也許只有等到政府再發文,從資金和政策上明確解決老城區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困境才行。”
物業的回應與擔憂:
供電負荷爆表怎么辦?
不愿意為私人充電樁蓋章簽安裝放行條的物業,也有自己的難處。
上周,蘇先生再度來到怡安花園的小區物管處,雖然明白一輛新能源車所費的電量并不多,但工作人員直言公司的擔憂:“小區的電量負荷規劃是有上限的,現在雖然有20戶的余量,但若明后年越來越多業主買這種充電的汽車,負荷爆表怎么辦?我們也擔心其他用戶會投訴,所以不能開這個頭。”
那么,是否只有蘇先生的小區物管對私人充電樁安裝不夠“開明”,過于謹慎?
抱著疑問,記者采訪了在天河、越秀和海珠等地擁有大量樓盤的富力、保利、恒大的樓盤物業管理公司。面對“充電樁”這個詞匯,物管的工作人員先是一臉茫然,待記者解釋一番才略懂的占2/3以上。記者提出:“業主需要什么條件才能安裝充電樁”,幾乎所有被訪的物管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清楚。其中,富力樓盤旗下的“天力物業”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回應:“公司管理的其他樓盤并沒有安裝案例,我們將問題反映給總部,等公司答復。”
記者調查:非中心城區安裝成功率高
安裝私人充電樁難,以上折射的大多只是市中心消費者們的困境。部分居住在白云區、番禺、花都、增城等城鎮,自有小樓的居民,則沒有這樣的煩惱。在記者采訪當中,私人安裝充電樁成功的案例,95%以上在這些地區。
北汽新能源車廣州華溢店銷售經理袁嬌鳳告訴記者:“開業一年,因為沒有政策支持,大客戶購買北汽純電動車的量占八成以上,個別私人購買的用戶不到兩成,且基本是家中自有住宅樓,無需物業同意即可安裝充電樁的案例。”
根據廣州市供電局統計,截至2016年春節前全市報裝充電樁的“散戶”超過120多個,完成充電設施安裝通電的居民約80戶左右,其中花都為個人充電樁的“報裝大戶”,約有40多戶,占50%以上。其余則集中在番禺、白云區等地,各占不到兩成,中心區申請辦理充電樁的業主占極少數,不到5%。在番禺市橋,購買了一輛眾泰知豆電動車的梁先生,將充電樁安裝在了自家的小院子里,成為廣州首位購買知豆電動車并安裝個人充電樁成功的個人用戶。
老城區臨時車位裝充電樁難
也有私人充電樁在老城區臨時車位安裝“成功”的案例,但結局并不太完美:由于公共場所充電困難,海珠區海聯路31號大院內的一位電動汽車車主,自行在大院的一面圍墻上安裝充電樁,電源線則從樓上家中的電線中拉下來。然而,每天晚上充電,車主都不得不把車違章停在大院對出的人行道上。結果,引來了鄰居的矚目。2015年12月7日到12月11日期間,有鄰居持續向交警投訴,認為這樣的充電方式阻礙他人使用人行道。最終,交警對車主的違停充電進行了糾正批評。
市供電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前廣州市申請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市民,基本自有產權車位;而需物業同意的話,也需要車主自有固定車位。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翁國強表示,當前各地通行的充電樁安裝鼓勵政策是:車主可不需提供固定車位證明,只需有指標就可購買新能源汽車。但是如果沒有固定車位的小區,安裝充電樁會比較困難。“只有臨時車位的住宅小區,基本上無法安裝充電樁”,翁國強指出,小區的臨時車位,并不屬于任何一戶居民,一旦裝了充電樁,就有可能變成固定車位,其他業主基本不會同意。
政策動態
鼓勵但不強制已建小區物管同意
目前,《暫行辦法》已明確物業服務企業需支持建設的工作內容:物業服務企業應支持和配合充電設施建設,配合充電設施建設單位開展現場勘查、用電安裝、施工建設等工作,不得阻撓充電設施合法建設需求。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書記易鳴表示:“我們對物管也是有要求的,首先物管要支持,雖然我們不能強制,但物管不能無理阻撓建設。”
記者留意到,按照廣州市政府的最新政策:新建住宅小區、社會停車場,將按不低于規劃停車位數18%的比例建設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已建和在建的住宅小區、社會停車場、商務、商場、酒店等商業服務設施,結合實際需求條件建設充電設施。然而,對于已建和在建的住宅小區,不設置建設充電設施比例。易鳴表示:“對已建和在建的,沒有做出明確規定的原因在于,兩者的情況較為復雜。已經建了的要求其配置充電樁,可能它不具備條件,且供電局的供電負荷可能承擔不了,這就需要建設新的變電站,有不少客觀條件的制約。”
下期關注
公共充電樁 電動車的希望?
私人充電樁安裝難,這并非是廣州的獨有現象。
在推廣更為早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同樣面臨類似的尷尬。已建樓盤有限的車位、車道擁擠的老城區、寸土寸金的用地,每一個都是制約私人充電樁普及的潛在因素。
解決這一難題最大的希望,是政府對公共充電樁的廣布點。當前純電動車大部分的續航里程一般在250公里以上,是汽油車一箱油的行駛里程的一半左右,這意味著電動車的充電頻率要比汽油車加油的頻率高;其次,與一輛汽油車進入加油站,平均需10分鐘左右的加油時間不同,電動車充電時間至少要半小時或一小時以上,這意味著充電設施要遠比加油站建得密集。如果不能讓車主在方圓3公里內有便利且閑置充電樁進行充電,那么新能源車的普及永遠是個問題。
那么,公共充電樁今年投建了多少,能讓車主便利充電?公共充電樁充電是否比安裝私人充電樁的收費更為便宜?另外,在充電樁安裝方面,雖然大部分汽車品牌對充電樁或者裝置采取“免費贈送”方式,但也有部分品牌需要車主自掏腰包,充電樁有多貴?是否有補貼。對于新能源車,我們還有許多疑問,以上這些,將是我們下一期關注的話題。(記者 鄧莉)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