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媽媽說愛:00后很直接 80后很害羞
摘要: 7日,母親節前夕,廣州天河區的街道上處處可見溫馨畫面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攝 母親節到了,微信朋友圈里不少年輕媽媽已經曬起了自己的母親節禮物,一方面感動于小
7日,母親節前夕,廣州天河區的街道上處處可見溫馨畫面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攝
母親節到了,微信朋友圈里不少年輕媽媽已經曬起了自己的母親節禮物,一方面感動于小朋友的貼心,一方面感謝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知道了這個感恩的節日。
而剛剛過完五四青年節的“大孩子們”在這個節日則普遍過得比較“含蓄”,“媽媽我愛你”堵在嘴邊久久說不出口,多數人化語言為行動,用自己賺的錢為媽媽送上母親節禮物。
年輕媽媽收獲幼稚卡片
早在幾天前,就有不少年輕媽媽在朋友圈提前曬出了今年的母親節禮物,多是一些手工卡片、手繪全家福或者剪紙、折疊花朵等,簡單、樸素的禮物卻讓媽媽們十分感動。
吳女士日前收到剛上幼兒園的女兒送出的第一份母親節禮物,是一張粉色的愛心剪紙,光禿禿的紙張上畫了一小串綠葉,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媽媽節日快樂!
吳女士忍不住發在朋友圈,寫道:“感謝老師的心思,全班30多個孩子,人手一份小手工,工作量也是蠻大的,最重要是讓孩子知道了這個感恩的節日。”
被兒子畫成“豬”也開心
一名“80后”媽媽也曬出了兒子手繪的“全家福”,雖然一個勁兒吐槽兒子把媽媽畫成了“豬”,但還是表示自己收獲了滿滿的感動。
另一名“80后”媽媽匡女士則說,兒子把自己畫成了“男孩子”,但看到小禮物上點綴的愛心和“媽媽我愛你”的表白,匡女士感慨萬分:“再累再苦,這一刻心都被融化了。”
“90后”愛媽媽很含蓄
比起“10后”、“00后”的小朋友們直接而熱烈地祝福母親的方式,“80后”、“90后”多半選擇了更加含蓄的方式表達開不了口的愛。
陳先生打算母親節這天一家人出去吃個飯,然后買束花送給媽媽,這是他從中學開始養成的習慣,他調侃說,媽媽生日和母親節除了買花幾乎沒有送過其他禮物,“原來不認識康乃馨,有一年還送錯了花”。不過他希望明年的母親節能找到一個女朋友,一起給媽媽挑選一份節日禮物,“畢竟眼看著就快30歲了,我媽現在最操心的就是我的婚姻大事。” 而另外兩位剛踏入職場的“90后”男生,送給媽媽的節日禮物只是打了個電話回家,他們都表示,特意說母親節快樂挺尷尬的,所以打個電話只是問候了一下。
小張是湖北人,來廣州工作不到一年。“每次打電話回去好像完成任務一樣,到了時間我就會打。其實沒什么好說的,每次就只說幾分鐘而已,遇到什么壞事也不可能跟他們說,就只能說一些很好啊之類的,沒什么話題可以講。”但他告訴記者,父親母親對這種節日是特別在意的,“如果母親節我忘記了,到了晚上,我爸就會提醒我為什么還不打電話回家。”
小張雖然嘴上說不出“我愛你”甚至“節日快樂”這樣的話,但自己賺錢之后,還是會為父母準備節日禮物,比如一雙鞋或者一個手機,“他們都會說不要浪費錢,但買回去他們還是很開心的”。
對婆婆也像“親媽”一樣相比起男孩的羞澀,女孩子更為貼心一些。家住天河區的趙小姐表示,因為經常回家探望母親,每天也會在微信群互動,不會特別準備禮物,多半是直接給媽媽發紅包,但節日當天還是會說節日快樂。“今年是嫁入老公家的第一年,從此也多了一個像親媽一樣的媽,就是我婆婆啦,如果兩家人時間允許,今年打算帶著媽媽和婆婆一起去吃大餐,辦成母親節嘉年華。”趙小姐說。
在廣州工作的李小姐今年為媽媽準備的節日禮物是一張湖南老家飛往大連的飛機票,“不久后就是媽媽的40年戰友聚會了,我也打算請假陪她去見見老戰友”。
你和媽媽只剩下4天通話時間?
微博上,網友們也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什么是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其中,有一組“你與她也許只有4天”的漫畫打動了很多人。漫畫的主角是一名追夢的25歲北漂女孩,這個女孩每周都會和媽媽打一次電話,通話時間不超過3分鐘,聊的基本是“吃了嗎”“早點休息”等話題。
這個北漂女孩計算了未來40年可能和媽媽通話的時間——“3分鐘*4次/月*12個月*40年=5760分鐘=96小時=4天”,她提醒大家:“我們和媽媽其實只剩4天的通話時間。”
盡管網友們都知道這樣的計算方法略為“夸張”,卻紛紛表示被戳中了淚點。
有網友說,時間是一本經不起細算的賬,母親節到了,最好的禮物莫過于讓母親重新進入你的生活。希望大家都拿起電話,多跟媽媽說幾句知心(記者 李雯潔)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羊城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