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圈]戲迷在身邊
摘要:□劉迪近段時間筆者發現,身邊的一些人總是隨身帶著一個小型收音機,不管是到公園散步還是在小區內溜達,收音機里不間斷地播放著戲曲。戲曲唱腔韻味十足,感染了路過的人們
□劉迪
近段時間筆者發現,身邊的一些人總是隨身帶著一個小型收音機,不管是到公園散步還是在小區內溜達,收音機里不間斷地播放著戲曲。戲曲唱腔韻味十足,感染了路過的人們,他們有的會側耳傾聽,也的會合唱兩句。
近日,筆者采訪了一位戲曲愛好者——經常在公園里晨練的60多歲的王懷林。他向筆者講述了自己與戲曲的緣分。
割舍不掉的戲曲情懷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KTV、電影院、網吧,我小時候除了和小伙伴爬樹、摸魚、玩泥巴外,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趕會。”王懷林告訴筆者,他從小就喜歡趕會聽戲,聽得多了便會哼唱幾句,而且他特別喜歡在眾人面前表演。“那時候,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心里美得狠。”王懷林說。
“雖然我當初只是將唱戲作為一個愛好,沒打算長期唱下去,但后來不知不覺對戲曲產生了割舍不下的情感。”回想起過去登臺唱戲的情景,王懷林臉上禁不住泛起了笑容。
剛開始,王懷林只是客串,村里、鎮上有演出的時候過去捧個場,后來有人邀請,他就上臺唱兩句,再后來有戲班主動聯系他,為他排節目。“我沒有專門學過唱戲,就是平時練得多,經常和戲班的演員交流,沒有把它當成工作。”王大爺說,“如今,我年紀大了,嗓子不行了,不過聽說哪里搭臺唱戲,我還是會去聽。孩子們覺得我的這個愛好可以打發時間,都支持我。去年女兒還給我買了臺收音機,平時出門我都會掛在身上。”
對戲曲的美好企盼
談到現在的戲曲發展,王懷林對筆者說:“現在的娛樂項目比較豐富,喜歡戲曲的年輕人比過去少了很多,聽戲的人也少了,搭臺唱戲的就更少了。”
不過,看到電視上那些小選手們從小學戲,唱念做打像模像樣,王懷林得到了一絲安慰。“戲曲作為民族文化的瑰寶,我企盼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與進來,把戲曲傳承下去。”王懷林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