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網貸真有那么簡單?里面貓膩多
摘要: 近期,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的網絡貸款開始了“跑馬圈地”,“某某貸”們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野蠻生長的背后,“騙貸”“追
近期,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的網絡貸款開始了“跑馬圈地”,“某某貸”們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野蠻生長的背后,“騙貸”“追債”等鬧劇在大學校園不斷上演,甚至出現了大學生因為無力償還貸款最終跳樓自殺的極端個案。近日,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校園網貸究竟風行到什么程度?學生們借錢都用來如何消費?打著“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萬”、“3分鐘快速審核”等各色旗號的校園網貸平臺,真如廣告所說的“全心全意低息”服務學生?還是輕審核瞞漏洞,編織出“服務費”、“逾期費”等陷阱,讓貸款學生陷入網貸泥沼的不良中介?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現在已經少多啦,以前教學樓廁所里都貼滿了”
“再也不用因為‘口袋’問題而擱淺夢想,因為你擁有一臺‘網上提款機’”; “‘我來貸’——放款最快的大學生借貸,公司目前推出了‘3分鐘審批’項目,只需3分鐘,快速通過審核”;“‘名校貸’——大學生借款平臺領軍者,月利率僅為0.99%”……在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一帶,記者走訪幾所大學校園發現,校園網貸宣傳廣告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現在已經少很多啦,以前教學樓廁所里都貼滿了,好像學校在清理這類廣告。”中央民族大學小東門附近,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王菡告訴記者,近期校園里有關貸款的廣告被集中清理了許多。自己宿舍就有兩名同學使用過校園網貸,都是想換新手機又不想向家里要錢,于是就選擇了貸款。
“男生敢貸一些,基本用來買電子產品,蘋果手機、游戲機這類的,還有用來買游戲點卡的。聽說一些師兄師姐畢業后租房也用網貸呢,現在超前消費是潮流嘛。”王菡表示,自己周圍用網貸的人還真不少。
記者在附近的北外、北理工等高校隨機采訪了多位在校生,他們都坦言身邊有使用網貸的同學。“不知不覺就流行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侯同學說,像“分期樂”、“趣分期”、“人人分期”、“名校貸”這些知名網貸平臺,許多同學都注冊有賬號。而自己偶爾也會用“螞蟻花唄”、“京東白條”來“救急”。
記者通過手機注冊進入某知名貸款平臺的官網,頁面顯示其平臺的申請人數已超過70萬人,并實時滾動播報著某學校某同學已申請借款,借款額度從1000元至2萬元不等。
“全心全意”服務學生?里面貓膩多著呢
校園網貸這么火,真如宣傳廣告所說的“全心全意低息”服務學生?對此,北京某P2P公司員工尹濤不以為然。他告訴記者,許多校園網貸平臺吹噓的“低息”經不起推敲,且審核程序、條款明細等方面漏洞不少。他舉例說,一些產品拋出“利率低至0.99%每月”甚至“零首付、零利息”這樣的噱頭,但實際的貸款資金成本并不低。不少網貸平臺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學生,但這些平臺的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間,明顯高于目前銀行信用卡分期費率。
“這里面貓膩多著呢,這些平臺都會隱瞞或模糊實際資費標準、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學生真正簽約借錢或產生了逾期后,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業內人士付先生指出,校園網貸機構利潤來源的很大一塊是貸款的利息、服務費等收入。這些費用一般都由網貸公司自行定標準,雜七雜八的服務費、滯納費能占貸款總額的5%,有的平臺甚至超過了10%。
“我一個朋友曾經分兩年分期付款過一個蘋果6S,在每月900多元的還款總額里,莫名其妙有一項每月40元的保險費,后來打電話詢問客服保險費是什么?對方支支吾吾,一會說是發生糾紛后請律師的費用,一會說如果不需要可立即取消。”侯同學表示,因為發現及時,朋友及時止損,可已稀里糊涂額外多支出了7個月280元保險費,看似一筆沒“黑”多少,可量一大就是暴利了。“這哪叫服務學生,就是忽悠嘛。”她覺得。
就讀于江西省某司法職業學校的大三學生楊軍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向記者表示,“校園網貸太容易申請了,許多人越陷越深。”在他看來,大部分的校園網貸平臺審核十分隨意,有些甚至憑學生證即可在線辦理,根本不去評估申請學生的還款能力。“1000元的貸款,只要注冊,然后網上填寫自己的身份證、校名、銀行卡號、同學以及輔導員的姓名電話即可。借款5000元以上則要中等級V2認證,錄一段視頻,發一段念自己身份證號、家庭地址的語音,簽一份電子版合同,也可輕松搞定。”
要是影響個人征信,后悔也來不及
“審核不嚴,借錢容易,就會控制不住。可只要逾期還不起錢,校園貸平臺可就沒那么好說話。”楊軍告訴記者,因為網貸糾紛自己一位同班同學甚至被當地法院起訴。而另一位室友也因為找同學幫忙在不同的平臺貸款,每個月一到還貸日期就焦慮。“拆東墻補西墻,拖一天是一天,又不敢告訴父母,天天在宿舍唉聲嘆氣。”他感嘆說。
在校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旦資金緊張,很容易還不上貸款。侯同學告訴記者,自己也差點因為逾期惹上麻煩,“我當時實在沒錢,就想先拖一下,可逾期的第二天,催款的短信和電話就來了。對方一上來就劈頭蓋臉地威脅,‘先聯系你學校老師,再找家長’。嚇得我冷汗都出來了,編了個理由找家里要錢趕緊還了。”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校園網貸產品還款時一旦發生逾期,隨之而來的“利滾利”十分驚人。例如,“名校貸”會收取逾期未還金額的0.5%/天作為違約金,“趣分期”則要收取貸款金額的1%/天。
“這樣在學校里亂貸,一旦逾期,不良記錄可能會影響孩子今后的個人信用。現在信用記錄這么重要,要是影響以后的房貸、車貸,真是后悔也來不及。”一位張姓學生家長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尹濤認為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他告訴記者,許多貸款平臺與銀行有合作,比如一家名為“伯仟分期”的貸款平臺,一家哈爾濱的商業股份制銀行是其合作伙伴之一。而另一家“趣分期”的機構則在逾期還款的影響一欄明確標注,其業務是與銀行合作的,不還款會影響個人終身征信。(記者 黃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工人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