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都是龐然大物嗎?
摘要:原標題:恐龍都是龐然大物嗎? 四川昭覺的古生物遺跡很多,特別是恐龍的足跡,想象一下在幾億年前,這些龐然大物在昭覺橫行,想想都讓人覺得激動。但是科學家最近的一項
四川昭覺的古生物遺跡很多,特別是恐龍的足跡,想象一下在幾億年前,這些龐然大物在昭覺橫行,想想都讓人覺得激動。但是科學家最近的一項新發現恐怕要顛覆恐龍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了。
近日,中美韓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昭覺央摩祖鄉發現了一批世界最小的恐龍足跡,這種恐龍足跡被稱之為小龍足跡。常見的恐龍足跡長度約20或30厘米左右,但央摩祖鄉的小龍足跡卻只有2厘米左右,可算是世界上最袖珍、最珍稀的恐龍足跡。更有趣的是,小龍足跡單步(邁步)極大(約10倍于足跡長度),這表明留下足跡的恐龍可能有著很快的速度。根據測算,這批昭覺小龍足跡造跡者的速度最高可達22.5公里每小時,大約與我們的輕便電動摩托車的速度差不多。
“在野外,這么小的恐龍足跡不仔細辨認的話很可能就會錯過。這也意味著它們的造跡者的體長只有麻雀大小!” 青年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邢立達說,“這大大顛覆了人們的傳統思維,恐龍并不都是龐然大物,據研究,這類小足跡的主人可能與某種毛茸茸的美頜龍類有密切的關系。”
小龍足跡最初由國內學者于上世紀80年代發現于四川峨眉,但由于種種原因,這批足跡直到1995年底才得以論文中正式發表。論文一經發表便引起了國際恐龍學術界的注意,大家紛紛猜測,這批足跡可能是一類非常小的、吃草的鳥腳類恐龍留下來的。到了2002年7月,世界權威的恐龍足跡專家、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馬丁·洛克利教授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學者在山東莒南又發現了同類足跡,不同的是,這批小龍足跡提供了新的信息,它們保存得更好,有著尖銳的趾痕,這意味著它們是肉食性的,而不是原先認為的吃草小恐龍。此后不久,洛克利教授在韓國再次發現了這些奇特的足跡。
雖然小龍足跡已經有數個足跡點,但是它們身上的謎團依然困擾著專家學者。比如,是哪一類恐龍留下的足跡?這些小恐龍足跡是成年恐龍還是剛出生不久的小恐龍留下來的呢?
論文作者之一,國際古生物協會前任主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邁克爾·本頓說:“此次昭覺的新發現,是小龍足跡在世界上的第四次,中國第三次出現。雖然不占先機,但因為材料豐富,保存精美,給我們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方向”。
“目前已知最小的、成年的非鳥獸腳類物種是近鳥龍,其它類似的物種如樹息龍、小盜龍和小馳龍,它們的體長都大于20厘米。而此次發現的小龍足跡,其造跡者的體長只有約12厘米,這對于非鳥獸腳類的體型范圍的更小值估算有重要意義。” 著名恐龍學家徐星研究員表示。
此外,小龍足跡的再次發現還有深刻的古地理學意義,洛克利教授說:“在早白堊世,泛古陸分離,此時東亞的恐龍足跡動物群主要為細趾的小型獸腳類和多樣化的鳥腳類的足跡。而且,這些足跡顯示出較強的地區性,比如其中的小龍足跡,目前只出現在東亞,其他地方未曾見到,這可能與古地理因素有關。”
(綜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