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州:莫道人生無再少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駐馬店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王中州出于對寫作的執著和喜愛,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劇作。2015年12月,時逢60歲生日的他出版了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駐馬店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王中州出于對寫作的執著和喜愛,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劇作。2015年12月,時逢60歲生日的他出版了詩集《詩詠五千年》。
“‘化繁為簡千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把簡單的事說麻煩了是笨蛋,把復雜的事說簡單了是天才。王中州就是一個天才,《詩詠五千年》這部詩集是我市獻給國人的一部具有歷史性、知識性、文學性的鴻篇巨制。” 我市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張純對王中州的作品這樣評價。
“卅年一夢不著北,醒來才知我是誰。莫道人生無再少,奮起光陰可追回。我今年才61歲,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創作10年。”王中州說。面對如此榮譽,王中州并沒有停下來的打算。他認為,讀書是愉快的事,寫作更是愉快的事。現在退休了,時間寬裕了,他想繼續努力,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詳見B03版
人物簡介
王中州
王中州,1955年生,河南省遂平縣人。1977年畢業于鄭州大學中文系,原為駐馬店地區文化局戲劇創作室創作員,后任駐馬店地區新聞中心主任、《駐馬店廣播電視報》總編、駐馬店電視臺《公共頻道》總監。現任駐馬店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他創作的大型歷史劇《女皇夢》參加了河南省1979年戲劇會演。他創作的歷史劇《大禹王》劇本1994年發表于《河南戲劇》雜志,該劇曾獲2003年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他創作的《三上書》在1997年駐馬店地區戲劇大賽中獲劇本一等獎,《人間滄桑》1980年獲駐馬店地區劇本獎。2015年12月出版的詩集《詩詠五千年》,彌補了中國詠史詩以散兵游勇而流衍千年的缺憾,具有較高的文學和史學價值。
兩個月創作出《女皇夢》
地板一塵不染,沙發墊上的防塵單和靠枕擺放得整整齊齊,茶幾上的玻璃杯刷得锃亮,屋里的擺件井井有條……5月4日下午,剛走進王中州的家,記者的腦海里就出現了第一個詞——干凈。
坐下來,喝杯茶,簡單說明來意,記者開始采訪。“我打算從這幾個方面談。”王中州拿出了一個本子說。記者湊上去一看,是王中州寫的提綱。“習慣了。”王中州向記者解釋道。嚴謹——記者的腦洞里瞬間迸出了第二個詞。
“我的創作生涯要從《女皇夢》說起,那是我寫的第一部劇本,用了2個月的時間。”王中州說,1977年他從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在遂平縣文化局工作。由于當時全省將在新中國成立30周年之際舉行劇本會演,駐馬店地區要求每個縣都要創作一個劇本,他于1978年底完成了《女皇夢》的創作。
“1979年元旦后,駐馬店地區文化局開了一個作品分析會,認為我創作的《女皇夢》特別好,便讓地區豫劇團的演員立即排演,并于當年參加了全省的戲劇會演。”王中州說,當時僅24歲的他,第一次嘗到了劇本創作成功的喜悅,這也為他后來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女皇夢》一炮打響,王中州被調到地區文化局工作,專門從事戲劇創作。
1983年,王中州創作出了第二部劇本《大禹王》,這也為他贏得了很高的榮譽。此后,他又陸續創作了《人間滄桑》、《三上書》等劇本,以及其他類文學作品數十部(篇)。
《三上書》于1997年獲得了駐馬店地區戲劇大賽劇本一等獎。該劇以史為鏡,高歌反腐倡廉,為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編就了一部教材,是我市戲曲園地培育的一株奇葩。當年,驛城區豫劇團進行了排演,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演出,演出場面非常火爆。
雪藏10多年的文學作品
王中州的詩集《詩詠五千年》。
“創作劇本是我小時候的夢想,那時候我特別喜歡看戲,常常被戲里動人的情節所吸引。”王中州說,自己看了不少歷史劇,發現這些劇本缺少時代意義,為此他想創作出一些傳播正能量、具有時代意義的歷史劇,《三上書》如此,《女皇夢》如此,《大禹王》亦如此。
相比其他劇本,王中州創作的《大禹王》是花費工夫最多的一部劇本。他介紹,《大禹王》劇本創作于1983年,創作后就被藏于箱底,直到1994年才在《河南戲劇》雜志上發表。2003年,王中州才將該劇本送去參獎,獲得了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
劇作家徐則挺在評論《大禹王》時說:“一部文學作品寫就之后雪藏10多年才面世,作品的思想鋒芒和藝術特色竟如初出爐火、鮮活誘人,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奇事。”
“我從1985年離開駐馬店地區文化局后,先后擔任駐馬店地區廣播電視局宣傳科科長、駐馬店地區新聞中心主任、《駐馬店廣播電視報》總編、駐馬店電視臺《公共頻道》總監。由于整天忙于政務,這30年里除了寫一些零散的小詩外,幾乎沒有寫出什么像樣的文學作品。”點上一支煙,王中州感嘆他在創作上浪費了30年的光陰。
外孫對知識的崇尚激發了他再次創作的興趣
2014年春節前的一個晚上,王中州2歲多的外孫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機看動畫片《熊出沒》。王中州的妻子牛冬卉擔心孩子看壞眼睛,就把電視機關了。沒有電視看的外孫一下哭鬧起來,怎么哄也哄不住。這時,牛冬卉拿出王中州出版的劇作選對外孫說:“姥姥給你讀姥爺寫的書好嗎?”牛冬卉翻開書,外孫看到王中州的照片,馬上停止了哭鬧,安靜地趴在茶幾上一頁一頁地翻看了起來,嘴里還喃喃自語:“姥爺會寫書,真厲害!”孩子語氣中透著敬佩,他把書緊緊地抱在胸前3個多小時。第二天晚上家里來了客人,外孫立馬拿出王中州的劇作選對客人說:“看,這是我姥爺寫的書。”他稚嫩的小臉上洋溢著自豪。
外孫的舉動深深地觸動了王中州夫妻,小小年紀如此崇尚知識實在令人欣慰。牛冬卉對王中州說:“你皓首窮經,幾十年寫了那么多首詩,放在書柜里有什么用呢?你應該把它整理出來,匯成集子出版,留給后人,也不枉你的才學。”王中州一聽,有道理,就找出塵封已久的詩作進行歸納整理。
“在整理詩歌過程中,身邊最方便的研討對象就是牛冬卉。她愛好詩歌,懂得韻律,我經常就一些詩的用詞與她討論。有一次寫到武昌起義,是用‘歷史掀開新篇章’還是用‘歷史翻開新篇章’呢,我反復斟酌,難以定奪。最后,牛冬卉說用‘翻’好,‘翻’比‘掀’動作大,而且讀起來響亮。我認為她說得有道理,就跟她開玩笑,古人有‘推敲’,咱們有‘掀翻’。”王中州說,牛冬卉對他的創作很支持,不但幫他推敲詩句,還參與了該書故事的寫作。在創作《詩詠五千年》近一年的日子里,王中州的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他常常三更半夜爬起來就寫。
最后,王中州敲定555首詩,集成《詩詠五千年》。
《詩詠五千年》作品研討會舉行
2015年12月10日,是王中州60歲的生日,他的詩集《詩詠五千年》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3萬冊,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2016年1月30日,由市文聯、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市詩詞協會聯合主辦的王中州《詩詠五千年》作品研討會在河南驛酒集團舉行。我市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作家及相關領導20余人參會。
研討會上,趙心田、耿全曾、鄭松才、張純、徐則挺、周明理等知名作家、學者紛紛發言,大家一致認為《詩詠五千年》是一部新穎的歷史知識普及讀物,該書進一步促進了詩歌創作的繁榮,推進了駐馬店文化事業的發展。
市文聯主席謝元濤對《詩詠五千年》給予充分贊揚和高度評價。他說,《詩詠五千年》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在詩歌、歷史這兩個領域的深厚功底。該書是各類教育機構開展藝術教育、歷史教育不可多得的輔助教材。
隨后,我市著名評論家耿全曾在《緊密契合現實社會需求的精品力作——試析王中州新作<詩詠五千年>的現實意義》一文中表示:“該書有著極其鮮明的創作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記誦。這些創作特色更適合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
知名作家陶秉禮在《穿越時光隧道 飽覽詩意星空——讀王中州詩集<詩詠五千年>》一文中指出:“閱讀此書,你會從中洞察到中國歷史的厚重足音與閃亮光芒,看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朝代的更替,體會到歷史的輝煌、文化的燦爛、人類的智慧。”
徐則挺在為該書作序時這樣寫道:“《詩詠五千年》融藝術性、知識性于一爐,以讀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傳播中國歷史文化,是各類教育機構開展文學教育、歷史教育不可多得的輔助教材。其文化傳播價值不可估量。”
據了解,該詩集收錄的詩作均為舊體詩,共555首,每首詩評說一個歷史事件或人物。詩集從遠古時代的“神農嘗百草”開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收筆,幾乎評說了五千年間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便于讀者理解閱讀,書中每首詩均配有相應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介紹。
把浪費的光陰補回來
“卅年一夢不著北,醒來才知我是誰。莫道人生無再少,奮起光陰可追回。我今年才61歲,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創作10年。”談起接下來的打算,王中州告訴記者,讀書是愉快的事,寫作更是愉快的事,現在退休了,時間寬裕了,他要把浪費的光陰補回來。
“最近一個月,我看了100多個劇本、50多篇評論。”王中州指著書房的一大摞書籍告訴記者,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一個作家要想創作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優秀作品,必須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和知識儲備,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
王中州如此說,亦如此做,他的成功實踐無疑就是一個鮮明而生動的例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