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中:書法翹楚的“魚游”人生
摘要:書法翹楚的“魚游”人生——記著名書法家馬健中□晚報記者 王慧玲 文/圖 馬健中近照。人物檔案馬健中,河南省確山縣人,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學系
書法翹楚的“魚游”人生
——記著名書法家馬健中
□晚報記者 王慧玲 文/圖
馬健中近照。
人物檔案
馬健中,河南省確山縣人,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學系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作品獲: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全國第四屆扇面書法展“優秀獎”。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一屆、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出版專著:《鞏縣石窟北朝造像題記及其書法研究》、《鞏縣石窟北朝造像題記六品》。論文曾發表于《中國書法》、《書法導報》、《書法》、《青少年書法》等。
有人說他是在中書協舉辦的展覽中入展和獲獎最多的中青年書法家之一,說他是“入展、獲獎專業戶”。從1995年到2015年的 20 年間,他獲得了40多項由中書協舉辦的各類權威書法獎,平均每年就有兩件以上作品獲獎和入展。在 2004 年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中,他獲得了最高獎。那一年,他 36 歲,一躍而為河南書法界的翹楚。然而,他依然像條魚沉在書法與生活的海洋里,默默遨游,不事張揚:不參加全國各地“走穴”的書法筆會,很少賣自己的書法作品。2015 年,他以第二學歷河南大學書法碩士身份,被鄭州大學美術學院破格錄用為書法老師,在河南書法屆成為奇跡,傳為美談,家鄉天中的墻內卻還沒能聞到他的花香呢。
日前,記者到距駐馬店市區西 16 公里的驛城區胡廟鄉大韋莊和龍泉村交界的石龍山頂考察東漢摩崖石刻的保護情況時,與他不期而遇,才識得其“廬山真面目”。
“掏煙囪”的“小秀才”
確山縣劉店鎮曾因 1927 年楊靖宇領導的劉店秋收起義而享譽國內外。馬健中深以自己出生于此地而自豪。雖然1968 年出生的他,對那個風雨如磬的歲月并不十分了解,但少年的他,似乎深得家鄉人杰地靈的浸潤,自有一種無師自通的天賦。父親目不識丁。兄妹四人中他排行老二。處在兄妹中間的他,常常是傳統家庭中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一個。但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做出了無法讓父母忽略甚至不能被全村人忽略的事——那就是對書法的愛好與癡迷。
從上學第一天老師讓寫“一二三四”、“毛主席萬歲”開始,他就自我感覺比別人的字寫得好。他好像與書法天生有緣,沒事就喜歡寫字,用鉛筆在本子上寫、用樹棍在地上寫。他把同齡孩子玩樂的時間,都用來寫字了。那時,他還沒聽說過“書法”這個詞。但每每寫字時,他的內心就會充滿快樂。
大概是小學三年級時,學校開始讓練習毛筆字,他才隱約聽說寫字與書法有關系。每當看到老師在他的練習本上畫多個紅圈圈時,他就樂不可支。從此,上毛筆課成為他的渴盼。
因為家里窮,沒有更多的墨水、紙張供他練毛筆字,他就背著個化肥袋子到各家各戶收集鍋煙灰,同時收集化肥袋子內層的塑料薄膜。他爬到人家煙囪上、趴到人家的鍋底下掏煙灰,弄得滿臉滿身都黑黢黢的,像個黑孩子。
掃了一天,弄了一大袋子鍋煙灰背回家后,他開始了自己的發明創造:研制墨汁。征得母親同意后,他先騰出家中一口盛糧食的大缸,然后將鍋煙灰倒進去加水用棍攪拌,結果發現,灰不溶于水。后來,他又想了很多辦法。母親每次蒸米時,他撇出些水與鍋煙灰攪拌和成墨團,再切成條塊,曬了一院子。用時,再將鍋煙灰塊溶解于水中。當時,他收集到的化肥袋子內的塑料薄膜大的如蒲扇、小的如巴掌,只要能剪成方的、圓的、長條形的寫字,他就都留下。他用煙灰墨在那些塑料薄膜上反復練習,寫完用布擦掉再寫。
他清楚地記得,有個寒冷的冬天,他用石頭砸開坑塘的冰,將塑料布清洗后,拿回家在院子晾干,再反復練習。他八九歲時,曾用毛筆將自己家房屋四周的墻上寫滿字,還以架子車當梯子,在自家的門頭上、屋檐下寫上“農業學大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大字。
村里人都知道他愛寫字,寫的字好。所以,十來歲,他便成了村里的“小秀才”、“小書法家”。全村人辦紅白喜事、春節的對聯都請他寫,他也樂此不疲。
游學全國的書法迷
1981 年,上初中一年級的馬健中,第一次在縣新華書店看到了一本《書法家成才的故事》。他如獲至寶。在那本書中,他第一次知道了王羲之、懷素等古代書法家習書的故事,知道了書法家王羲之“書扇”、懷素“題蕉”、智永“禿筆成冢”的故事。于是,他立下宏志,在書的扉頁上寫道:“我也要當書法家!”
1985 年秋天,他報考了河南省書法教育中心函授院,那是他第一次接受正規的書法教育。1987 年,他參加了由《中國青年報》、《中國少年報》、《教育報》等多家媒體聯合舉辦的“全國學生書法競賽”,獲得了一等獎,這更堅定了他要當一位書法家的信心。
以后幾年,他放棄了高考,先后到全國各地拜師學藝。由于他潛心研習,參加全國的書法比賽屢屢入展或獲獎,在全國書法界開始嶄露頭角。他沒有被成績沖昏頭腦。研習書法越深,他越感到自己的知識淺薄。在老師們的指點下,他重新拿起高中的課本復習,參加高考。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0 年,馬健中考上了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1994 年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位于鞏義市區的鄭州水泥廠。他在那兒工作 6 年,并遇上了現在的妻子。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書法的愛好,仍然日日研習,多次參加全國書法賽事,不斷獲獎。2000年,鞏義市文聯急需要書法方面的人才,他經市長特批從企業調到文聯。他在文聯一干又是 6 年——這也是他的書法開花結果的 6年。他負責聯絡、組建書法沙龍進行書法培訓,成績顯著。他個人更是成績斐然。從 1996年到 2010 年,他的書法連續入展國家級書法展覽,先后被省書法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學無止境。2007 年 3 月,為了讓自己的書法更上一層樓,馬健中又別妻離子奔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做訪問學者,并遍訪名師虛心求教。他先后得到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沈鵬、著名書法家李鐸等的指導,眼界大開,學業精進。
在陋室修煉的苦行僧
馬健中是個永不停步的求索者。他知道,一個人的書法之路能走多遠,與他的文化修養相關。在成績面前,他頭腦清醒地再次選擇了提升文化修養的道路:考研。
2009 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大學古典文獻學書法文獻方向的研究生。人到中年,他十分珍惜讀研時光。3 年間,他蝸居在開封仁和屯陋室,與古書文獻為伴,和筆墨紙硯為友,屏蔽自己,成為苦行僧。其間,他先后發表學術論文 10 余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并獲得“河南省優秀碩士畢業研究生”殊榮。
馬健中研究生畢業之際,鄭州大學剛開設書法專業不久,缺少實踐型書法教師,就在河南省內遴選優秀青年書法家到鄭州大學任課。
2012年 6 月,經過幾輪試講后,馬健中脫穎而出。但是由于鄭州大學屬于國家 211 工程學校,入校從教門檻有嚴格要求,曾經有多位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生欲進入鄭州大學任教,因第一學歷不是 211 本科院校畢業而全部被拒之門外。馬健中的學歷條件顯然不符合標準,怎么辦?求才若渴的鄭州大學還是決定先將馬健中留下授課,等以后有機會再解決編制問題。這樣,馬健中享受臨時工的待遇,每月僅靠少許課時費養家,居住在租來的陋室里,但仍一絲不茍地堅持教學,深受師生的好評。兩年后他終于迎來了曙光。
2014 年 6 月,馬健中作為特殊人才,被鄭州大學破格錄用,成為鄭州大學的正式書法教師。
2015 年 10 月,在鄭州大學人才濟濟的教師隊伍中,他又以突出的教學成績和藝術成果,順利獲得副教授職稱。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馬健中不僅受到學生的愛戴,而且也增長了見識,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他仍然像魚一樣,沉在書法和生活的海洋中,平心靜氣地呼吸、自由自在地遨游,不為錢動,不被物累,不受名擾。
從事書法研習 30 多年,馬健中最大的心得就是:悟性、勤奮、學識修養、心態,這四方面很重要。他的書法之路之所以走得穩健,他感悟主要得益于兩點:大學和研究生學的是漢語言學和古典文獻,文字與文學的修養與書法關系密切。它能增強你對書法內涵的理解,讓自己底氣豐厚、境界高遠,具有定力,不隨波逐流。他認為,最好的書法,不是花里胡哨、嘩眾取寵,也不是技巧的展示,而是發之于內心的“清”氣,是質樸的內心世界的自然表達,是真性情的流露,是一種自然的書寫狀態。
日日與書法為伍,將自己幾十年習書的心得和書法理論傳授給學生,減少學子們摸索的時間,彌補自己當初無人指導的缺憾,不亦樂乎?
墻內生根墻外開花
記者與馬健中一行爬了一個多小時山后,終于到達了胡廟鄉大韋莊和龍泉村交界的石龍山頂那個摩崖石刻旁。馬健中全神貫注地觀看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僅用 195 個字,記載了永初年間吳房長張汜率領眾官為民祈雨的文字,采用蠶頭燕尾的書刻寫,歷經 1900 多年的風雨,依然散發出書法揮之不去的魅力,在空曠的山頭溫暖著春意。
“馬健中先生,你雖說不上‘富’,但也應該能稱得上‘貴’吧。富貴了還不還鄉,你難道不想讓家鄉人看看你的錦衣繡囊,非要在深夜孤芳自賞嗎?”了解了馬健中先生的書法經歷,同去的朋友對他調侃道。
其實,在馬健中心中,家鄉是他永遠的根。家鄉有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更有他最初的藝術靈感和創作源泉。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一個尋根之旅。
幾日前,聽人說家鄉發現了東漢精美的摩崖石刻,他就迫不及待地聯系了家鄉的朋友去參觀。他要細細研究家鄉這塊不朽的巖石上的書法藝術,追溯它近 2000 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將它寫成論文,讓更多的人品讀到家鄉摩崖石刻的美妙之處,也把天中悠久的文化宣傳出去,為家鄉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古語說:“墻內開花墻外香。”馬健中是在確山縣劉店鄉獨山村劉樓這片沃土中破土而出的一棵薔薇。他不亢不卑,循著陽光的方向默默生長,不知不覺中枝藤便越過了天中的圍墻,讓外界的人看到、聞到了他的馨香,而他的根永遠留在家鄉深厚的土壤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