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的“扎堆”效應
摘要: 據有關調查顯示,2015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比2014年增加6.39萬人,增長13.9%。留學人數的增加在時間、空間上都呈現一定的“扎堆”現象。
據有關調查顯示,2015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比2014年增加6.39萬人,增長13.9%。留學人數的增加在時間、空間上都呈現一定的“扎堆”現象。
短期游學成“新寵”
出國留學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問題。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高額的留學費用,也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國留學。近年來,被很多留學機構“熱炒”的短期游學成為了留學選擇的“新寵”。短期游學時間短、消費相對較低,對于家庭并不是十分富裕又有出國想法的學生是個很好的選擇。這同樣也給打算長期留學的學生提供了體驗機會,幫助其做好留學準備。
在韓國檀國大學短期游學過3個月的大三學生張學偉說:“選擇短期游學主要是為了體驗留學生活,這種短期游學體驗不光有學校生活,還有旅游觀光等方面的安排。我當時覺得挺不錯的,就跟班里兩個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了。”
短期游學在為許多學生提供了留學機會的同時,無形中也降低了留學門檻。“現在好多身邊的同學、朋友都有國外游學、留學經歷,大學期間沒這種經歷就跟大學生活不完整似的。其實我覺得很多人沒必要出國,有些人為了以后簡歷上好看點,就報個短期的游學,純粹是為了玩。”張同學補充道。
留學地變另類“中國城”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全球留學生人數由2000年的208萬人,增長到了2012年的452萬人,增幅達116.89%。其中,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西班牙、中國分列留學目的國前10位。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與教育優選聯合發布的《2015年出國留學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以上排名前10的國家中,有6個國家的中國國際學生占比第一。中國作為留學人口輸出大國,在輸出留學生的同時,也給當地慢慢帶來了一定的變化。
美國作為留學目的地大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學府。近年來,其更是新政連連,頻頻向中國發送“美國歡迎中國留學生”的信號。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的數據,中國赴美留學生近年來連續以兩位數增長,至2015年超過30萬,占美國高校國際學生總人數將近1/3。
美國的教育是“生意”,而中國留學生是“大客戶”。面對中國留學生,美國各州政府和公立高校自然喜笑顏開。美國各州公立大學由州政府給予財政支持,而擴招留學生讓州立大學富了起來。由此,不但州立大學有錢擴建,還給州政府省下一大筆開支。除此之外,中國留學生獨特的消費習慣,帶旺了美國大學城的酒吧、夜總會、超市、奢侈品店及車行、房市等,形成另類“中國城”。
面對中國的這股留學熱潮,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在紐約大學教授中國歷史的麗貝卡·卡爾直言不諱地說,中國留學生是她授課的一大“負擔”,她不得不為他們能聽懂講課而作出改變。在她看來,很多中國學生水平完全不夠格。“他們幾乎不懂如何理性分析一段文章是什么意思,要達到理性思考或寫作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難。”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羅杰·格拉哈姆教授也有同感。他表示,在該校的會計學研究生中,中國留學生人數已超過美國學生。“我還應堅持原先的教學目標嗎?還是做些調整來迎合中國學生的水平呢?”
此外,有輿論認為,鑒于中國留學生在班級里的比例,美國教師據此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是合乎情理的。至少從中國留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花了大價錢來美國“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量身訂做”的教育也是情理之中的。但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如果為留學生“量身訂做”教育,出國留學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國內的教育是根據中國學生的的特點制定的,自然更適合中國學生。
是否逃離“扎堆”?
“扎堆”留學也讓中國留學生在選學校時產生了困擾。“中國人本來就愛抱團,人多了,雖然大家湊一起娛樂活動會很熱鬧。但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中國留學生很難融入當地人的圈子里。雖然都出來留學了,卻還是混中國人的“圈子”,這樣就會少一些難得的經歷。”在英國倫敦藝術學院學服裝設計的陳璐(化名)說道。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孫鳳澤表示,很多中國留學生過著“課堂上課、圖書館自習、宿舍里跟其他中國人打游戲”的生活。“大家好像都認為只要讀好書、考好試就行了。這很可惜,因為拿到美國文憑后,你對美國來說只會是個過客。”
在美國的大學中,紐約大學、南加州大學、東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伊利諾伊州大學分別排在國際學生人數最多大學的前5名。截至今年3月,在上述5個大學就讀的國際學生數量超過了1萬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國際學生數量占了相當比例。
中國留學生俞少塵決定來美留學時,經過再三考慮,選擇了規模較小的私立學校德雷克大學。原因之一就是不希望扎到州立大學的中國學生堆里。“我比較喜歡小規模的學校,雖然德雷克也在擴招,但始終有一種‘小而精’的辦學理念在傳承。”面對這種“扎堆”選擇高校的情況,在州立大學讀書的中國學生中有一些人正在考慮轉校。他們表示,不想在跨越了半個地球后仍然感覺像是在國內上學。逃離大城市和知名公立大學,似乎成了留美中國學生擇校的一個新趨勢。 (郭廣燚娟 文/圖)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