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常興鎮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
摘要:臻頭河岸流金淌銀 水產養殖出口創匯常興鎮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楊明華)5月3日,春光明媚,微風輕撫。走進汝南縣常興鎮臻頭河岸邊,但見清澈透明
臻頭河岸流金淌銀 水產養殖出口創匯
常興鎮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楊明華)5月3日,春光明媚,微風輕撫。走進汝南縣常興鎮臻頭河岸邊,但見清澈透明的河水里,鵝鴨戲水,魚兒翻騰;十里河岸兩側綠草如茵,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畫卷。“依靠豐富的食草資源發展畜牧業,每年為農民創造出上億元的養殖財富。”陪同采訪的鎮政府負責人劉陽欣喜地說。而這只是該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成就富民新景的一個實例。
近年來,常興鎮按照五大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優勢,瞄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以東部水產、水稻,南部花生,西部養殖、食用菌,北部花木、中藥材為主的生態農業格局。全鎮花木花卉種植面積達2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000余畝,大牲畜存欄1萬余頭,出欄8000余頭,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1億元。其中,畜牧業總產值達1.1億元以上,占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花木產業搖曳生姿。該鎮以馬屯、許屯、大申莊、崔屯、王集、木屯、韓寨、魏埠口等8個村為主,引導農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進種植雪松、桂花、國槐、大葉女貞等名貴花木20多個品種。為推動花木產業發展,鎮里成立了花木種植合作社,建立了花木網頁,花木遠銷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年畝均效益超萬元。王集村農民呂改名,2012年底投資300多萬元資金,流轉土地310畝,興建了54座三紅紫薇苗木培育大棚。經過4年的精心栽培,呂改名已繁育苗木100多萬株,注冊成立了長興三紅紫薇專業合作社,帶動全鎮3000余戶農民從事花木種植,依靠種植花木收入達百萬元以上的農戶有500多戶。
水產養殖出口創匯。常興鎮水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積極鼓勵農民創新水產養殖方式,推進傳統養殖向特色養殖轉變,以水興牧,做足養殖業文章。曾莊村農民周建林,2011年連片租賃農戶土地60畝,建立曾莊鱔魚、泥鰍養殖場。2012年他注冊成立了建興生態水產養殖合作社,從當初的3家會員發展到現在的30家會員,養殖面積發展到300畝,年畝效益16000多元,鱔魚銷往日本、韓國等國家。2013年,該合作社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水產生態養殖示范點”,被河南省農業廳評為無公害水產養殖示范點。
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該鎮區域面積達174平方公里,鄧河、文珠河、臻頭河、呂崗河、薄山湖南灌渠穿境而過。依靠豐富的食草資源優勢,該鎮把養殖肉牛、白山羊、獺兔等作為養殖業的重點,精心培育。建立以“農戶+協會+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支部+協會”等類型的養殖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2個,家庭養殖農場100多家,入社社員6000余戶,年戶均增收1萬多元。楊莊村黨支部書記董心友投資1000多萬元成立蔡琴肉牛養殖合作社,年存欄肉牛300余頭,出欄200余頭,帶動全鎮300多農戶發展肉牛養殖業。
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帶動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該鎮馬屯村的10位農民投資50萬元建成500畝花卉基地,基地內種植百日紅、紅花草等花卉苗木20余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留影。至目前,全鎮僅參與觀光農業開發的農民就在200人以上,農民直接投資額超過1500萬元,這些農民收入的70%以上來自觀光農業。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