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最孤獨小學生”不再孤獨
摘要: 要想使“最孤獨小學生”不孤獨,當務之急,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仍是平衡教育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將優勢教育資源,向薄弱的鄉村教育資源“傾斜&rdqu
要想使“最孤獨小學生”不孤獨,當務之急,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仍是平衡教育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將優勢教育資源,向薄弱的鄉村教育資源“傾斜”,并加大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優勢教育人才,向鄉村相對薄弱的教育地區“主動流動”。
4月26日下午,雨淅淅瀝瀝,湖南平江縣南江鎮萬家村萬家小學二年級唯一的班級內,一個剪著娃娃頭的小女孩坐在教室里,教室里還擺著幾張空課桌。女孩叫小彭(化名),今年8歲,是這個年級唯一的學生。(5月2日《現代快報》)
萬家小學二年級只有一個學生,難怪這名小學生會感到一個人上課沒意思。那么,這所小學原來就如此“生源稀少”嗎?非也。之前萬家小學還有30多名學生,后來大部分學生走了,有的到附近馬安村的馬安小學讀書,還有學生去了條件更好的鎮中心小學。那么,萬家小學“生源流失”為何如此嚴重呢?
其實,從新聞中我們不難找出答案。全校僅有兩名臨近退休的老教師,而且這些老教師對學生的所有學科“幾乎是一肩挑”。不僅如此,全校至今還缺少一名英語教師,為即將步入三年級的孩子上課。
在如此背景下,學生向好的教育資源“流動”,進而使教育資源好的學校,很多班級“學生超編”,而教育資源較差的學校,越來越難以招到生源,出現如此“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所折射的問題——并非很多學生及家長主動愿意“舍近求遠”上學,而是因為教育資源投入嚴重不均所致。如此看來,萬家小學,原本缺的并非是生源,而是好的教育資源。
實事求是地說,我國其他鄉村教育基礎比較薄弱的小學,出現眾多生源向教育資源相對較好小城鎮、縣城“集中流動”的現象,雖不像萬家小學全班只剩下“一個最孤獨學生”這樣極端,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換句話來說,其實,全國類似于萬家小學出現的“最孤獨小學生”,只是我國教育資源投入冷熱不均——在鄉村小學出現的一個縮影,并非個案。
說到底,“最孤獨小學生”,折射教育投入不均衡之殤。因此,要想使“最孤獨小學生”不孤獨,當務之急,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仍是平衡教育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將優勢教育資源,向薄弱的鄉村教育資源“傾斜”,并加大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優勢教育人才,向鄉村相對薄弱的教育地區“主動流動”,從而逐步填平鄉村教育與城鎮教育之間的“差距”與“鴻溝”。那么,環繞在“最孤獨小學生”身旁的寂寞和孤單,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趙志軒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晨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