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破解飛機抗鳥撞難題
摘要:“鳥撞飛機”一直是飛機設計中的難題,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李玉龍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型抗鳥撞平尾前緣結構,解決了飛機抗鳥撞設計中的技術難題。高速運動時,一只麻
“鳥撞飛機”一直是飛機設計中的難題,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李玉龍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型抗鳥撞平尾前緣結構,解決了飛機抗鳥撞設計中的技術難題。
高速運動時,一只麻雀的撞擊力即有可能撞毀飛機發(fā)動機。目前普遍采用的解決辦法是驅鳥,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了驅鳥,就是對飛機本身進行“抗鳥撞”設計。但目前的設計效果都不理想。
針對這一難題,李玉龍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其核心就是“以疏導能量代替對抗能量”。他們從大禹治水“疏勝于堵”的理念獲得啟發(fā),想到通過改善機身結構的辦法來應對鳥撞,而不是單純改變強度和材料。
李玉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他們在飛機平尾前緣蒙皮下方布置一種三角結構,當平尾遭到撞擊時,三角結構可以切開鳥體,使其能量分散,減輕結構受到的能量沖擊。
在結構抗鳥撞驗證過程中,將此結構應用于具體飛機型號的最大難點在于,增加結構的同時,不能改變機翼的原本重量,不然整個機身的氣體動力學結構都會改變。該團隊成員劉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前期大量進行的仿真計算及試驗驗證表明,在飛機原重量減輕10.5公斤的情況下,此新型平尾可以有效抗鳥撞。目前,此結構已應用于ARJ21-700飛機平尾研發(fā)上,下一步將進行具體型號的抗鳥撞適航驗證實驗。
這種新型平尾結構已獲美國專利,法國專利也正在答辯之中。該技術今后有可能應用到其他軍用、民用飛機上。目前,相關設備已出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而且,該團隊還在西北工業(yè)大學建立了抗鳥撞地面模擬試驗設備——空氣炮,控制精度能達到1.5%~2%(一般水平在3%),保證了炮彈發(fā)射精度準確,從而能完成高變形速率、高溫環(huán)境下的力學性能測試。(崔雪芹)
《中國科學報》 (2016-04-28 第1版 要聞)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學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