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的草根創業路:爸爸打鼾引來兩千萬元項目
摘要:劉瑤和她的創業團隊?! ≡谠絹碓蕉鄤摌I的年輕人中,成功率最高的要數家族企業中的“創二代”和擁有頂尖企業從業經歷的“技術咖”,而劉瑤屬于成功率
劉瑤和她的創業團隊。
在越來越多創業的年輕人中,成功率最高的要數家族企業中的“創二代”和擁有頂尖企業從業經歷的“技術咖”,而劉瑤屬于成功率最低的草根創業者群體,她是一名醫學院的畢業生,2014年10月,她只有“一個idea和兩個人”,連一項專利都沒有。現在,她的創業項目“智鼾墊”被投資機構估值2000萬元,在眾籌階段一個月內達到50萬元銷售額,即將結束眾籌進入正式的銷售階段,她給公司設定了1000萬元的年銷售目標。90后的她,跨過了一個個創業者必經的坎,幸運地沒有跟無數其他創業者一樣倒下。當年輕的你選擇創業,到底會經歷什么?劉瑤可以告訴你。
劉瑤的爸爸總是打鼾,還專門去醫院做了睡眠呼吸障礙癥的診斷,劉瑤知道,如果爸爸打鼾發展成睡眠呼吸障礙癥,可能會造成全身器官病變。所以,劉瑤決心為打鼾者設計一款產品,通過醫學干預改善打鼾的狀況。
招人:談了7小時請走不合拍牛人
要做出這樣一款產品,第一步就是找合伙人,劉瑤和另一位創始人朱王勇都是學醫出身,他們需要設計師來設計產品和工程師來制作產品。
用劉瑤的話說,他們要利用一切機會“勾搭”。劉瑤是廣州青年創新創業聯合會會員,為了尋找可能合適的團隊成員,她還參加了各種創業沙龍,不停地向認識的人推銷自己的項目,看對方有沒有合適的同學朋友可以推薦。通過一個人去找另一個人,再找另一個人,逐漸找到那個能勝任的對象,再一個一個去溝通說服,劉瑤用這種近乎原始卻是當時最有效的方法,“集齊”了她需要的人才,其中大多數是劉瑤的同齡人,平均年齡26歲,也有年輕的95后以及十多年工作經驗的70后。只要有激情且愿意為理想付出,年齡在劉瑤這里并不是問題。
這其中也發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劉瑤認識了一位有20多年工程師經驗的師兄,一見面就讓劉瑤眼睛一亮,對方也恰巧對劉瑤的項目非常有興趣,一拍即合。但一兩個月過去了,劉瑤發現這位“大牛”同時參與了多個項目,工作精力分散,導致對劉瑤項目的貢獻并不大,遲遲沒有進展。劉瑤糾結了,要請走他卻很難開口。為了團隊的高效,劉瑤硬著頭皮找到師兄長談,一談就是7個小時,最終好聚好散。
“找到合適的人很不容易,沒想到剛找到就要放棄,但核心團隊的創業態度是最重要的,只能放棄。”劉瑤說。
參賽:每次獲獎都能拿到更多資源
對除了想法一無所有的草根創業者來說,招人、找場地、找資金、找資源都不簡單。好在近年來,各種創業大賽一個接著一個。劉瑤的項目先后獲得了廣州市第二屆青年創業大賽第二名,2015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第一名,天英匯創業大賽第一名,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這不僅給劉瑤帶來了數十萬元獎金,更帶來資源和機會。廣州市團委舉辦的廣州青年創業大賽是他們參加的第一個比賽,劉瑤通過比賽獲得了入駐“一起開工社區”的機會,當時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場地,位于西門口的這個孵化器場地對創業者收取的租金并不貴,這里讓他們找到了最初的創業夢想庇護所。
比賽的過程還讓她認識了更多創業的小伙伴,大家會交流尋找投資時遇到的陷阱,比如有的投資人只投了很少錢,卻在協議中約定投資人有一票通過權,那整個公司就變成投資人做決定了。這些問題通過交流就能在自己的實踐中避免。
研發:幾經周折突破瓶頸
研發是劉瑤團隊遇到的最大攔路虎,研發建模的過程是“一路苦撐過來的”。劉瑤告訴記者,一年前,她的想法是做一個可穿戴設備,打鼾者睡覺時戴上就可以改善打呼嚕,一年之后,劉瑤做出來的產品卻是一個“去可穿戴設備”的墊子,打鼾者睡在上面可以通過改變體位來止鼾,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呢?
原來,劉瑤作為醫學生考慮的是產品在醫學上的有效性,設計師則從人性的角度考慮產品的舒適度,工程師從技術的角度考慮產品是否可實現。把產品從可穿戴變成不可穿戴就是設計師的主意:“沒什么人會喜歡在睡覺時身上還戴著什么,更何況還有不少人喜歡裸睡。”經過一場漫長的拉鋸戰,設計師說服了整個團隊。
目前,劉瑤和市內多家醫療機構進行合作科技研發,能獲得一手的臨床鼾聲數據和最新科研成果。但此前他們也走了不少彎路。產品監測到鼾聲就自動啟動,這并非簡單的聲音分貝測定就可以達成,不然被測者即使說話都會造成產品誤啟動。精準的鼾聲測試如何達成呢?劉瑤發現,對此有所研究的人在廣州寥寥無幾。她幾經周折找到了一個學生項目的指導人,該指導人愿意給他們一個相關的基本算法,但當他們準備向他請教更詳細的算法時,卻再也聯系不上這位指導人。
最后,劉瑤輾轉找到了一名研究者,招入麾下自主研發,并獲得來自醫療機構的支持,這才突破了研發瓶頸。
融資:誤打誤撞得到風投
10個創業項目有9個都缺錢。一開始,她和其他合伙人各自拿了十多萬元湊出啟動資金。這里面有親朋好友的資助,也有劉瑤自己工作一年的積蓄。但當產品需要投入生產的時候,公司需要大量資金。去哪里找錢?就像找人的時候一樣,劉瑤不放過任何機會去找風投機構,去路演,去尋求被投資人發現的機會。沒想到,最后這筆錢是送上門的。
一次,一家知名的投資機構的投資總監來到西門口一家連鎖咖啡廳,發現座位已滿,再看看旁邊有一個寫著“一起”的招牌,以為也是咖啡廳,走進去卻發現是一個創業社區。高度的職業敏感讓這名投資人詢問起有哪些創業項目,劉瑤的項目馬上引起了投資人的興趣。于是,投資人找到了正因為重感冒窩在辦公室工作的劉瑤。又過了很久,投資總監才把聯系方式給了幾位同事,這其中出現了一位劉瑤項目的伯樂,他看中了這個項目,就向投資機構的負責人報告,最終得到了肯定。
這個項目最終被投資機構估值2000萬元,具體投資額正在商談。
“創業的過程往往很殘酷也很奇妙,劉瑤說,作為一個90后,她和同齡人最不喜歡被貼上的標簽就是“90后”,對于社會上關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90后創業多失敗”這樣的言論,她希望更多人認識到創業本身失敗率極高,沒有必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年輕人創業。而她的經歷至少可以說明,年輕并不更容易成功也不更容易失敗,讓他們走到今天的是對創業的堅持,當然還有幸運。”(文/廣州日報記者楊洋 圖/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