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安神保健枕
摘要: 遂平縣“嵖岈山安神保健枕”傳統醫藥項目,是第四代傳承人陳志祥根據曾祖父陳新德及第二、第三代傳承人創立的“荊籽枕”、“陳氏荊籽枕&r
遂平縣“嵖岈山安神保健枕”傳統醫藥項目,是第四代傳承人陳志祥根據曾祖父陳新德及第二、第三代傳承人創立的“荊籽枕”、“陳氏荊籽枕”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
陳新德是一位鄉村醫生,早年在嵖岈山一帶行醫。由于他家境貧寒,為了養家糊口,便餐風飲露、日夜奔波,不幸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癥,每晚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一個深秋的下午,他在看完病下山途中,困乏得實在沒辦法,就躺在一棵結滿果實的荊樹下面休息。不知怎么回事,平時躺下后怎么也睡不著,可這一回躺下后不久便鼾聲大作,很快進入了夢鄉。當他醒來之后已是次日清晨,他滿足地打了一個哈欠,覺得渾身輕松,好像一生就沒有這樣深睡過。他抬頭看看荊樹,滿樹的果實像谷子一樣,便隨手捋了一把一聞,香味撲鼻。他懷疑昨晚睡得那么香,是否跟這果實有關。于是,便捋了一兜,用破布裹住做為枕頭。從那時起,他的失眠癥漸漸痊愈了。后來,他就經常自采這種果實(荊籽)做枕頭,送給失眠患者,解除了很多人的痛苦和煩惱。消息傳開,人們都到山上采荊籽做枕頭,并把這種枕頭叫做“荊籽枕”。
據1996年《遂平縣志》“嵖岈山史略”記載:“1930年1月,遂平縣開明士紳魏朗齋先生創辦嵖岈山初級農科職業學校,培訓農村技術人才。學校設在山下皇經堂、祖師廟、奶奶廟、火神廟等廟宇里。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嵖岈山地區的抗日救亡活動進入高潮……魏朗齋禮賢下士,待民如子。他發現學員士氣高漲,斗志昂揚,很是欣慰。可大多數學員因工作繁忙,日夜習練,犯上了失眠癥。當他聽說學員中有一個叫陳雙山的人,有做荊籽枕的手藝,就讓其為自己做了一個。結果,失眠漸漸消失。于是,他便稱這種枕頭叫‘陳氏荊籽枕’。后來,在魏朗齋的倡導下,學員趁閑暇到山上采山荊籽,在陳雙山的指導下做成枕頭,使學員大獲裨益。”
20世紀60年代陳志祥的祖父陳雙山去逝,“陳氏荊籽枕”幾乎失傳。到了20世紀90年代,陳志祥為搶救傳統醫藥,重新整理“陳氏荊籽枕”的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技術研究,并注冊了遂平縣“嵖岈山安神保健枕”。為了傳承祖傳的傳統中藥配制技藝,使之成為純天然的健康產品,“嵖岈山安神保健枕”所使用的藥材,均采自嵖岈山大山深處的綠林秀水之間,主要有山菊花、山(黃)荊子、山荊芥、山薄荷、紫蘇葉、艾葉、香柏葉等50多種。這些藥品采來之后,分門別類進行烘烤、消毒、滅菌等程序,按照河南省衛生廳保健用品評審委員會專家的指導意見,裝于枕中,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睡眠工具。
2009年12月,遂平縣“嵖岈山安神保健枕”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2月,陳志祥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批準為代表性傳承人。
(徐佳瑞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