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信用卡業務規則對消費金融產業的影響?
摘要:央行修訂信用卡業務規則對消費金融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4月15日,央行發布了《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久已平靜多年的信用卡市場扔進了一塊石頭,在消費金融成
央行修訂信用卡業務規則對消費金融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4月15日,央行發布了《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久已平靜多年的信用卡市場扔進了一塊石頭,在消費金融成為市場熱點的今天,這個針對信用卡業務的通知的發布,是對信用卡市場乃至于消費金融市場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展三十年,沒有為其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僅僅在1993年、1996年、1999年和2011年頒布了四次相關的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今天信用卡業務主要的業務規則還是以1999版為主體制定的,其基礎還是90年代的準貸記卡時代,而從2002年中國信用卡開啟了貸記卡時代的十四年以來,中國信用卡市場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新問題,99版信用卡管理辦法中的很多規則已經與今天的信用卡市場發展不相適應了,這也是促使央行進行這次重要修訂的背景。這次修訂,給了發卡銀行很大的自主權,將定價權交由發卡機構自主決定,改變了現行固化的業務模式,增加了信用卡業務的活力,允許發卡機構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與定位,來選擇采用何種定價策略以吸引客戶。
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改革呼之欲出
這次修訂中最重要的是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場化。由于中國的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實施,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呼之欲出。此次對信用卡透支利率的改革,將原固定的透支日利率萬分之五,調整為上限仍舊為日利率萬分之五,而下限為萬分之三點五,設定了浮動區間。另外,對于信用卡內的“溢繳款”(持卡人自有資金)也由原銀行不予以支付利息,變更為由發卡銀行自行決定是否向持卡人支付利息。
在美國的信用卡市場中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是極為平常的,任何發卡機構都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策略,通過利率市場化機制,選擇自己的產品定位。美國的Credit One Bank是美國信用卡業務具有代表性的發卡銀行之一,它通過發行信用卡給那些因為信用記錄存在問題,而被其它銀行忽略的個人客戶,為他們提供服務和信貸產品,成功地在美國競爭激烈的信用卡市場立足,已有超過600萬用戶。
免息還款期、最低還款額自行決定實施市場錯位競爭
現行的信用卡管理辦法中,免息還款期規定為最長60天,最低還款額的規定為應還款金額的10%。在實際業務中,免息還款期采用的有50天和56天兩種標準,這次變化后,發卡銀行將可以自行決定免息還款期的時限,有些銀行為了加強競爭,有可能會出現超長免息期的信用卡產品。最低還款額的變化,在部分銀行早已經實施了5%的最低還款額,這次是通過政策,將這種變化確定下來。發卡銀行可以在信用卡產品的免息還款期和最低還款額兩個條件上自由組合,實施市場錯位競爭戰略。
違約金代替滯納金符合市場化原則
這次調整中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取消滯納金。信用卡滯納金指的是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還款日實際還款額低于最低還款額的情況下應收取的懲罰性費用,其標準為最低還款額的5%一次性支付。信用卡滯納金模式被取消,變更為由銀行與持卡人對于未還款行為進行協議,自行定立收取違約金的方式和標準。
去年成都中行的一起起訴逾期持卡人的案件審判中,法官引用憲法條文間接否定滯納金的判例引發社會熱議。筆者也撰寫了文章,提出引用憲法間接取消信用卡滯納金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滯納金”在現行的信用卡管理辦法中一直沿用,其合理性應對現行管理辦法進行修訂,而不是通過引用“憲法”條文帶有強制性地將其取消。這則《通知》從根本上修訂了這種缺陷,更符合市場化原則。
發卡機構向持卡人提供超過授信額度用卡服務的超限費也被取消,超限費指持卡人在一個賬單周期內,累計使用的信用額度超過該卡實際核準的信用額度(各銀行可以將信用卡刷卡消費的最高額度控制在原額度的110%,即信用額度為10000元時,可進行11000元的超限消費,1000元即為超限部分)時,持卡人須對超額部分按一定比例繳納超限費。實際業務中,很多銀行已經取消信用卡超額授信服務,這次變化就是將超限費取消。
發卡銀行收取的非信用額度資金所獲得的利息收入之外的,包括信用卡年費、取現手續費、等各種服務費用,不得滾入本金部分一起計收利息,只能按收費標準單獨收取,例如信用額度為10000元,產生了年費100元,取現手續費30元,只能是信用額度內的10000元可以計息,年費、取現手續費按標準收取,不能與10000元額度資金一起計息。這就降低持卡人的用卡成本。
預借現金業務調整與消費金融業務相結合
預借現金業務的調整首次對信用卡預借現金進行了分類管理,可以認為是在互聯網金融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信用卡利用其先天優勢進行的一次重要的改革。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深入生活,國務院關于支持發展消費金融的相關措施相繼出臺,社會上針對個人的小貸業務也已經興起。很多發卡銀行,也已經開展了針對持卡用戶的現金分期業務,直接參考信用卡額度就可以將現金貸款打入持卡人指定賬戶。信用卡的取現業務仍舊沿襲之前的規定,就與時代有了脫節,為此,此次對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的調整,可以視為對消費金融業務的結合,既有利于發卡銀行獲得更寬的業務空間,也有助于獲得更大的收益,同時對于遏制泛濫的信用卡套現現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預借現金分為三類:提取、轉賬和充值。首先,提取是指持卡人通過ATM等自助機具提現,由現行的每卡每日累計2000元,提高到每卡每日累計不得超過人民幣1萬元。持卡人通過柜面辦理信用卡額度內的現金提取業務,額度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
其次,關于轉賬,《通知》首次允許持卡人將信用卡預借現金額度內資金劃轉到本人銀行結算賬戶(一般儲蓄卡賬戶均為結算賬戶),但不得轉至其他信用卡賬戶(信用卡代償業務)和他人銀行結算與支付賬戶。通過各類渠道辦理現金轉賬業務的每卡每日限額,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
再有,充值的現行政策是不允許使用信用卡向諸如第三方支付賬戶充值,這次變更為由銀行自行確定是否允許預借現金額度的資金劃轉到本人在非銀行支付機構開立的支付賬戶。
規定發卡機構信息披露義務保障持卡人資金安全
《通知》要求發卡機構必須向持卡人詳盡披露信用卡相關信息,并經持卡人獲知與確認。發卡機構需要調整利率標準,必須提前45個工作日告知持卡人,持卡人有權選擇按原訂協議償還款項后,對信用卡進行銷戶處理,為持卡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權。
在現行的信用卡業務中,對持卡人的權益保障都是由各發卡銀行自行采用,針對日益突出的信用卡被盜刷問題,各發卡銀行采用各自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務,個別銀行也推出收費的信用卡保險服務。此次《通知》首次要求發卡銀行通過商業保險和計提風險補償基金等方式,對持卡人的非本人授權交易(盜刷)予以合理補償,以保障持卡人權益。
此次央行發布本《通知》,是在新經濟形勢下的重要舉措,一來是互聯網金融大潮越來越猛烈,對銀行傳統經營理念進行了劇烈的沖擊;二來也是市場化的需要。信用卡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勢必激發信用卡產業的競爭活力,促使國內發卡機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戰略進行調整,并逐漸形成分化,有利于中小商業銀行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信用卡服務有助于刺激個人信貸消費,有效完善和促進消費金融產業的發展。
(作者系我愛卡網主編、信用卡專家)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