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一季度開門紅 保費PK太保壽險增幅居前
摘要:險企一季度“開門紅”保費PK太保壽險增幅居前下周A股四大險企將陸續公布一季報,不過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短期不看好保險業首季業績,一方面銀行保險渠道躉交型保費銷
險企一季度“開門紅”保費PK太保壽險增幅居前
下周A股四大險企將陸續公布一季報,不過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短期不看好保險業首季業績,一方面銀行保險渠道躉交型保費銷售疲弱,另一方面在新會計制度下,部分收入并不被全面當作保費收入。
廣州日報訊 (記者周慧)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成績單出爐,記者比較發現,在去年保費高基數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上市險企再度實現保費的高增速發展,數據顯示,四大上市險企一季度共實現原保費收入4817億元,同比增長22.1%。
在壽險保費增速方面,中國太保拔得頭籌,由去年一季度的-1.1%提升至今年的38.1%,而新華保險則在今年以來保費一直為負增長,不過跌幅按月收窄。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基準利率的持續降低,保險產品的吸引力在眾多理財產品中得以凸顯,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預計設計靈活且收益穩健的商業養老型產品的銷量持續提升。
壽險:
太保第一 新華墊底
記者比較一季度保費數據發現,從今年1月份以來,上市險企壽險保費開門紅增速喜人,1月份人保、國壽分別取得了同比增長五成、四成的保費增速,一季度保費數據也同比大漲三成,而新華保險首季均為保費負增長,不過跌幅逐月收窄。
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3月四大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較2015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3.89%、27.64%、25.55%。其中,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三家壽險公司保費顯示為正增長。期內,三家公司分別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2016億元、1066.62億元、523.50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42%、31.67%、38.06%。人保壽險在今年一季度實現保費收入692.59億元,同比增長兩成。
分析人士指出,新華保險保費成為唯一的負增長主要由于其的戰略調整,企業往“價值調整”方向轉型,躉交保費收入增速下降、續期保費收入下滑,“從去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到,其保費增速較低的原因是公司的分紅險保費收入較2014年同期下降24.4%,且分紅險在保費收入中的占比超過50%。”
友邦保險廣東分公司馮偉昌在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險的核心價值是提供風險保障和長期財富管理,壽險公司的主要盈利也應該來源于此,這是行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并不會因短期的金融或經濟環境的波動而受到影響。“目前大型保險公司也正在經歷從追求規模到調結構追求價值的轉型,一方面是源于監管層政策對于風險管控的加強,另一方面加上消費者保障缺口的實際需求,消費者對于更健康的生活追求,未來保險公司將用最擅長的風險保障的產品去滿足客戶的需要,所以專業化的風險保障服務將是保險公司最終的根本之路。”
產險:
一季度僅現個位數增長
從財產險保費收入來看,昨日人保財險公布首季獲得保費收入814.51億元,同比增長15.67%,而太保財險和平安財險的同比增幅僅為6.05%和3.9%。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車險費改的實施,車險渠道競爭加劇,綜合成本率方面持續平穩有助于整體實現承保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家上市財產險公司全面獲得盈利,分析人士指出,盈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對綜合成本率的控制。去年,人保財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6.5%,與上年持平;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95.6%,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費用率為38.9%,較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賠付率為56.7%,較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太保產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9.8%,較上年下降4.0個百分點,推動整體產險業務實現承保盈利,其中費用率為35%,較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賠付率為64.8%,較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
險企
股價已反映悲觀預期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今年保險業一季報或面臨巨大壓力。由于2015 年保險公司業績超出預期,在投資方面降低債券投資和定期存款配置,加倉權益和非標,年化總投資收益率達7.2%,創近年來新高,且于年末累積浮盈合計約800 億元,利于未來的業績釋放。但是在今年債券、存款收益率均顯著下降,權益投資收益率目前來看并不樂觀,另類投資配置壓力,利差收窄屬大概率事件。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