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息借親友上億元 放貸并花2500萬買彩票
摘要:女子高息借親友上億元 放貸并花2500萬買彩票 昨天上午,44歲的李芳(化名)被控詐騙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法院供圖 以投資理財、高額收益為名,“收取”親戚朋
女子高息借親友上億元 放貸并花2500萬買彩票
昨天上午,44歲的李芳(化名)被控詐騙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法院供圖
以投資理財、高額收益為名,“收取”親戚朋友1.12余億元,后因資金鏈斷裂,造成被害人損失5000余萬元。
昨天上午,44歲的李芳(化名)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
指控
詐騙吸金一億多
李芳個子不高,微胖,一頭短發(fā)。公訴機關指控,她于2009年5月至2014年2月間,在朝陽區(qū)水南莊、十里堡、建國門、常營等地,以幫助做投資理財為由,承諾給予月息4%至10%的高息,詐騙收取親友共計1.12余億元,后因資金鏈斷裂,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共計5000余萬元。
公訴機關介紹,李芳這些錢除了私下做民間放貸外都揮霍了。在她詐騙親友錢財期間,有2500萬都買了彩票,中獎額共1700萬。此外,她還買了奧迪車、購物卡、加油卡、手機等。親友催得緊了,她就用這些錢以利息為名堵窟窿。
庭審
自稱借錢投資否認詐騙
“這些借款都是以個人名義寫的借條。”庭上,李芳不認為自己是詐騙,她說2014年8月前,自己在平安保險公司工作,借用親友的錢做投資。起初借了10萬,后來連本帶利還給人家,對方嘗到甜頭后,給她的錢越來越多,且把高息情況講給其他親友。
公訴機關出示證據(jù)則顯示,她是謊稱刷業(yè)績、通過平安保險做內(nèi)部理財詐騙親友錢財。新京報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被害人起先也拿到了利息,但并沒有拿到本金。直到最后連利息也拿不到了。
“我拿這些錢到外邊做理財和放貸。有4000萬都還回去了。”對于錢的去向,李芳這樣說。
根據(jù)李芳此前在公安機關的供述,她以理財為名拿親戚的錢,卻用做民間放貸,但這些錢收回的不好,資金鏈斷裂,就開始補窟窿。
該案未當庭宣判。
■ 爭議
用親友錢理財是否構成詐騙?
辯護人說,李芳起先按本息給的,后來沒想到大環(huán)境不好,放貸收益低,而她承諾的利息越來越高,窟窿越來越大。為還錢她還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她幫親朋好友理財初衷并不是詐騙,是否構成詐騙希望法庭認定。”
公訴機關認為,李芳實施了詐騙行為。其利用身份謊稱自己有能力高息理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被害人錢款購買彩票,屬于個人消費,主觀故意明確,從資金去向來看,是非法占有,其辯解不影響詐騙罪的成立。
公訴機關認為,李芳沒有深刻悔罪,而由于其詐騙,被害人已經(jīng)面臨妻離子散的后果。建議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無期徒刑。
■ 講述
保險業(yè)務員包裝成“銀行高管” 出手闊綽
據(jù)介紹,李芳供職于平安保險公司期間,是負責銷售的業(yè)務員。出于開展業(yè)務需要,她幫不少親朋好友上了保險。
大約從2009年5月開始,李芳開始“包裝”身份,自稱升任某銀行高管,具有做高回報理財?shù)臋嘞蕖?ldquo;她背著LV,出去吃飯都開銀行的發(fā)票。”和李芳結交了七八年的好友彭春華說,李芳當時說帶大家一起發(fā)財,能拿到月息4%的高額返利。
這意味著,投資100萬,一年后連本帶利為148萬。彭春華干脆取出了全部積蓄,“想著等閨女結婚時能多拿出點錢。”
她也想過會被騙,存錢時跟著李芳去銀行,親眼看到錢打進了自己的戶名下,過了一段時間確實多了利息。于是,她把這事告訴侄女小彭。
這期間,李芳還以回饋客戶的名義,組織姐妹們旅游。這期間,李芳大肆買包、買愛馬仕的手鐲、好幾萬的手表,她們更加相信“跟著李芳有錢賺”。
但大家只拿到了點零頭后就再也收不到利息了。被害人之一趙榮說,催李芳歸還本金時,李芳就以各種理由推脫。后來為了穩(wěn)住大伙,她帶著趙榮去銀行查賬。發(fā)現(xiàn)錢還在,趙榮放心了。
有一次,小彭不放心,在查完余額還有一千萬的次日又去查,業(yè)務員告訴她,的確前一天有一千萬進賬,但很快又被轉(zhuǎn)出去了。
就這樣,李芳的真實身份被揭穿。據(jù)她供述,騙取資金后,剛開始挪用于小額放貸、私募基金、股票、期貨、銀行短期理財?shù)韧顿Y項目,利用自己投資理財與向被害人允諾的收益率之間的差額賺取利潤。
但在2011年以后,隨著股市行情的惡化,其投資項目賺少賠多,漸漸地,她就無力支付高額利息。為了維持局面,她不得不再次允諾高額回報吸收錢款,舉新債還舊債。最后還不得不買彩票。
“被警方控制后,沒想到大盤一直從2000點長到了5000點,簡直是跟我開了個玩笑。”庭審最后,李芳說。(被害人均為化名)
(記者劉洋)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新京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