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汝南縣殘疾人脫貧之路
摘要:貴在“精準”——探訪汝南縣殘疾人脫貧之路記者 劉仁忠“讓殘疾人和普通人一樣,暢享幸福人生!”這是汝南縣委、縣政府對全縣5.7萬殘疾人的
貴在“精準”
——探訪汝南縣殘疾人脫貧之路
記者 劉仁忠
“讓殘疾人和普通人一樣,暢享幸福人生!”這是汝南縣委、縣政府對全縣5.7萬殘疾人的莊嚴承諾。
“十二五”以來,汝南縣殘疾人狀況不斷改善、素質普遍提高,服務殘疾人能力進一步增強,殘疾人城鄉醫保、新農合參保率達99%,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6%,6200多名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連續5年被省、市評為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并成功創建了全國殘疾人文化建設示范縣。
找準定位:用政策“強勢”保護群體“弱勢”
“貧困殘疾人脫貧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和普通貧困人群不同,殘疾人就業難、收入低,脫貧難度較大。只有在‘精準’上下功夫,用政策的‘強勢’保護、扶持群體‘弱勢’,才能走出脫貧之路。”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說。
近幾年,汝南縣委、縣政府先后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方案》、《關于切實做好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將殘疾人就業培訓工程納入全縣十項民生工程,為殘疾人織牢保障網。
目前,經過財政、民政、住建、扶貧等部門協作,汝南縣已將7520名困難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為400戶貧困殘疾人實施危房改造,為3300多名白內障殘疾人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并被命名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示范先進縣。
真抓實干:基層黨組織擔起“當家人”角色
早在2013年,汝南縣就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工程,把助殘扶貧工程納入基層黨建工作大局。幾年來,該縣先后有298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和1.7萬名黨員與11934名殘疾人結成幫扶對子。
宋莊是汝南縣一個遠近聞名的“溫室大棚”村。早些年,村民靠種反季節蔬菜發家致富,如今村里別墅成排,小汽車200多輛。說起殘疾人夏新華的發展勢頭,連搞大棚起家的村黨支部書記付長運都贊不絕口。
“這人頭腦非常精明!”付長運口里的這個精明人就是夏新華。最早夏新華跟著村里人學習大棚技術,成熟起來后,不僅自己擁有6座蔬菜大棚,還成立了建造大棚的專業隊伍,全機械化作業,10座、20座大棚,不出3天就能建成。過去被人瞧不起,現在可是殘疾人里面的大能人了。
付長運對村里的貧困殘疾人脫貧很有信心,他算了一筆賬:一座大棚占地一畝,種上黃瓜、西紅柿等反季節蔬菜,一年毛收入三五萬元不成問題,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一座大棚就能讓他脫貧。
“過去,殘疾人苦于貸款難,往往靠熟人借款,現在村集體作擔保,如果將來還不上,由村里來負擔。”付長運說。殘疾人扶貧不是修個路、打個井的事,而是要因地制宜,找到一個成熟的脫貧項目,基層黨組織在其中大有作為。
苦練本領:增強殘疾人自身就業創業能力
汝南麥草畫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精美、造型簡約,市場前景廣闊。這也成了汝南縣殘疾人發家致富的新路子。
在汝南縣產業集聚區,袁月英麥草畫工藝品有限公司一片繁忙:10多名婦女在專心致志地進行著麥稈的浸泡、熏蒸、漂洗、剖平。“麥草畫是全手工制作,麥稈經過加工處理,再按照圖樣剪貼,經過培訓,殘疾人上手不費勁。”公司總經理袁月英介紹,為了方便殘疾人,公司采取“基地+農戶”的扶持形式,殘疾人不出家門就能上班,公司負責運送處理好的原材料,再收回成品。
袁月英麥草畫工藝品有限公司還有另一個身份:省級殘疾人扶貧基地。幾年來,這家公司已累計培訓殘疾人上千名,就業率在95%以上。
“學會一門實用技術、找到一個致富項目,是殘疾人脫貧的兩大法寶。”汝南縣殘聯理事長羅方說。
企業帶動:殘疾人成功典范回報社會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是難上加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胡國印在創業的路上折騰了兩三個來回,仍是血本無歸。就在這個時候,汝南縣殘聯幫他爭取到20萬元殘疾人扶貧貸款,并注冊了汝南縣金源福利基金糧油加工廠。如今,胡國印的公司已擁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工人120多人,年產值2200萬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胡國印成功了,可他沒忘和他相同命運的殘疾人。工廠經營伊始,他就主動要求安排殘疾人就業。大石村村民張玉文、張蘭芝夫婦都是殘疾人,丈夫耳聾,妻子肢殘,生活十分困難。胡國印主動讓他們到自己廠里工作,工資從最初的1200多元,到如今拿到2800多元。如今,張玉文、張蘭芝夫婦家境好轉,住上了新房,兒子也娶到了媳婦。后康組村民康金成,早年離婚,肢體殘疾,和父母還有體弱多病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4口人,僅靠種菜為生,生活十分艱難。胡國印找到康金成,由他出錢建塑料大棚,幫康金成搞科技種菜。胡國印還幫助自己所在的居委會成立了蔬菜種植協會,建立了蔬菜種植合作社。至目前,該種植協會共發展蔬菜種植1500畝,畝產效益達8000元,合作社吸納殘疾人16戶,幫扶8戶殘疾人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