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新成果揭秘春秋時期鄭國史
摘要: 像美劇一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再推出新成果。上周六,《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公布,整理的5篇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齊國、秦國和楚國的歷史。其
像美劇一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再推出新成果。上周六,《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公布,整理的5篇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齊國、秦國和楚國的歷史。其中《鄭武夫人規孺子》揭示,鄭武公曾在衛國居住3年,這段歷史傳世文獻中均無記載,為后人研究鄭國歷史提供了新視角。《子產》一文則詳述子產所作刑書的內涵與結構。
前天,《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成果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清華簡第六輯正式發布出版,參與發布會的學者們迫不及待地閱讀研究手中的成果報告。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像美劇一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再推出新成果。上周六,《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公布,整理的5篇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齊國、秦國和楚國的歷史。其中《鄭武夫人規孺子》揭示,鄭武公曾在衛國居住3年,這段歷史傳世文獻中均無記載,為后人研究鄭國歷史提供了新視角。《子產》一文則詳述子產所作刑書的內涵與結構。
修正鄭國東遷起始年限
本次的5篇文獻中,有3篇講述鄭國歷史。其中《鄭武夫人規孺子》簡,提到了鄭國的鄭莊公。
對于鄭莊公,許多人是通過中學課文《鄭伯克段于鄢》知道他的故事:鄭莊公設計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共叔段欲奪國君之位,后被莊公討伐。因怨其母(武姜)偏心其弟,鄭莊公將之遷于穎地,后經人勸說后,與母重歸于好。
《鄭武夫人規孺子》中的“孺子”即鄭莊公,講述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對她的兒子鄭莊公進行規誡。當時,鄭莊公僅13歲,武姜告誡他,三年之內不要親理國事,要把朝政委托給大夫。她認為鄭國的大夫們值得信任,如遇大事,莊公應與他們共同謀劃。
因生莊公時難產,武姜并不喜歡這個長子,聯系《左傳》中《鄭伯克段于鄢》所記錄的“過節”,本篇中武姜對兒子是否也隱含類似的感情,值得尋味。
簡文中還有一處重要史實,現有文獻均未記載,“吾君(武公)限于大難之中,處于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這里是指,武公曾有三年不在他父親建立的國家,而是居于衛國。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分析,根據現有文獻推測,武公在衛國居住可能是在嗣位之初。
聽聞這段史實,北京師范大學晁福林教授很感興趣,他在會上半開玩笑地說:“如果有文學家把鄭國的歷史改編成小說或影視劇,可能比《羋月傳》還精彩。”
《鄭文公問太伯》則記錄了鄭國公族太伯規誡文公的言辭。
李學勤指出,學界一般認為鄭桓公早卒,鄭國東遷實際是從第二代國君鄭武公開始,而《鄭文公問太伯》則明確記載鄭桓公就已經“獲函、訾”、“克鄶”,開始東遷啟疆的進程。在他看來,這一記載揭示了兩周之際鄭國開國的真實面貌,也將為春秋早期歷史的研究帶來新的突破。
填補春秋50年史料空白
同為記錄鄭國歷史,前兩篇為紀事體,《子產》則是“論文”,它是關于鄭國名臣子產道德修養及施政業績的論說。全篇可分為十個小段,從圣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講到子產執政,如何“自勝立中”“助上牧民”。文章有較強的思想性,體現濃厚的儒家氣息,可見孔子稱子產為“古之遺愛”,確有淵源。
子產系鄭國名臣,他所作的刑書在春秋歷史上具有非凡的改革意義,但目前人們對刑書的內涵和結構知之甚少。此篇簡文中則有詳細敘說,比如“乃肄三邦之令,以為鄭令、野令,導之以教……”
在此前公布的清華簡《良臣》一篇,特別突出鄭國的良臣,列舉了“子產之師”和“子產之輔”。李學勤指出,清華簡中有如此多的篇目內容涉及鄭國,是否暗示這批文獻是由鄭國傳入楚地,或者竹簡作者與鄭國有特殊關系,值得深思。
《管仲》是一篇闡述治國之道的論文,與齊國歷史有關,通篇以齊桓公與管仲問答的形式展開,共十二組問答。
《子儀》記述秦、楚史事,講述秦晉殽之戰后,秦穆公汲取教訓,為對抗晉國,轉而謀求與南方的楚國聯盟,釋放長期囚禁在秦國的楚國重臣申公斗克(字子儀),舉行隆重的典禮將其送回楚國,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簡文敘述的便是穆公送行時的種種情節,穆公和子儀的外交辭令多以詩歌和譬喻的形式,表達了秦楚勠力同心的合作意愿,這些語言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作為研究我國春秋歷史的主要文獻,《左傳》記事的起點是公元前722年,而學界公認的春秋時期是從周平王動遷的公元前770年算起,期間相隔近50年鮮有記載,清華簡第六輯即填補這段空白。
清華簡整理預計還需10年
4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清華大學考察工作。在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把新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一書贈送給總理,一起贈出的還有集清華簡文字的《民心惟本,厥作惟葉》卷軸。
“民心惟本,厥作惟葉”出自清華簡《厚父》一篇,《厚父》為《尚書》佚篇,記錄了周天子與夏代后人的對話,其字體系春秋時期的楚國文字。李學勤解釋,“民心惟本”是說民心是政治的根本,民心的向背決定了政權興替;“厥作惟葉”是指民心決定了社會的趨向和發展,所以要重視民情民意。
前天,年事已高的李學勤身體不適,發布成果時在主席臺上坐著,為此,他特意道歉,“這樣做是很不禮貌的!”他透露,清華簡第七輯已開始整理,其中有一篇名為《越公其事》,將揭示春秋時期吳越兩國歷史,也會涉及后世熟知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事。清華簡一共約2500枚,目前還有三分之二有待整理,根據最新的評估,預計研究報告總共有16輯到17輯,預計還需10年才能整理完畢。
10年,對于這位83歲的老人以及他的團隊來說,任重而道遠!
清華簡整理大事記
清華簡是指清華大學2008年7月入藏的一批戰國竹簡,竹簡抄寫年代為公元前305年左右,總數約為2500枚,內容是經史一類珍貴文獻。當年,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歷史學家李學勤帶領研究團隊,對這批竹簡開展系統整理與研究。
①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出版,這是清華簡首批研究成果,共包含《尹至》《尹誥》等9篇文獻。
② 2011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出版,收入已經失傳2300多年的歷史著作《系年》,記錄了從西周初年一直到戰國前期的歷史。
③ 2012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出版,共收入6種8篇清華簡文獻,其中《傅說之命》三篇與東晉時期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完全不同,由此證明東晉文人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系偽造。
④ 2014年1月7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別卦》和《算表》3篇文獻。其中的《算表》距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堪稱最古老“計算器”,可計算乘法、除法以及開方,填補了我國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
⑤ 2015年4月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公布,共整理出六篇戰國竹書,其中《厚父》《封許之命》《湯處于湯丘》《湯在啻門》《殷高宗問于三壽》等五篇竹書均為未見于傳世文獻的逸篇。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