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學子打一場就業“勝仗”
摘要: 5月將至,畢業季再次來臨。即將畢業的海外學子面臨著完成學業和找工作的雙重壓力。 抓住外語優勢 一般情況下,大眾普遍認為留學生在外語方面存在一定優勢。但是,
5月將至,畢業季再次來臨。即將畢業的海外學子面臨著完成學業和找工作的雙重壓力。
抓住外語優勢
一般情況下,大眾普遍認為留學生在外語方面存在一定優勢。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為了出國才突擊學習外語、在國外只融入華人圈子、只懂生活語言而不明白學術語言……這些一連串的原因導致一部分海外學子在國外沒能學好外語。
尚文龍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名博士生。他說:“到國外后,雖然我一門心思想要把外語學好,但是我身邊的朋友基本都是華人。我平時也多是和華人交流。所以我的外語水平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在英國斯旺西大學深造的李崢瑞卻與尚文龍截然不同。早在出國前,他就為自己定下學好外語的目標。
“出國前,我是突擊學習的外語,所以外語底子并不是很好。留學期間,我每天都會抽出足夠的時間學習外語,周末與外國朋友一起聚會聊天。我希望自己的外語水平能從與外國人交流中獲得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能找到如今的好工作也是得益于英語能力。”李崢瑞欣慰地說。
李崢瑞接著說:“如今,外語越來越重要。留學生有自身的語言優勢,但這種優勢不會在剛畢業的時候馬上體現出來,而會在工作幾年后逐漸顯現。換句話說,英語不好會遇到天花板。留學期間,學子最好廣泛且深入地參加社會活動,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還可以了解西方文化。”
認清就業形勢
經濟增速趨緩、供需矛盾加大、內外市場預期日趨差異化和企業轉型升級等一系列國內就業現狀,導致海外學子認不清形勢、找不準自身定位。一部分海外學子回國后要經歷幾個月甚至超過半年的漫長求職期。他們與畢業前就能拿到Offer的很多本土應屆學生相比,反而不占優勢。
李崢瑞說:“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對職位薪水預期過高,對國內就業環境也不夠了解,走了不少彎路。一次面試時,面試官問我是否取得了項目管理證書,我回答‘沒有’的時候很尷尬。我后來分析了,是我不夠了解就業市場的需求。”
除此之外,身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劣勢。
鄧曙航是新東方海威時代咨詢培訓事業部總監,從事職業生涯管理工作已經6年了。他說:“由于距離遙遠以及時差的問題,大多數留學生無法及時參加國內企業的校園招聘。即使在網上投遞了簡歷,也無法到場參加面試。而海外院校的就業辦公室只能幫助學生在當地就業,也無法幫助留學生在中國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
認清國內就業形勢,找準自身定位,正確認識自身劣勢……找工作的路上才可能更加順利。
早點做好準備
教育部3月25日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學生赴海外留學人數再創新高,達52.37萬人。同期學成歸國人員也達40.91萬人,年度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呈逐年拉近的態勢。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選擇回國發展,在就業過程中的問題越來越顯現。畢業之前早做準備也就成為了大多數留學生的應對措施。
2015年,齊馨馨(化名)在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畢業。當初她抱著出國鍍金的想法,本以為只要拿到國外的學位證書就可以輕松找到好工作。出乎她的意料,幾次面試她都被刷了下來。在近一年多的時間里,她每天都在為自己留學期間沒有努力學習、沒有早做準備而后悔不已。
鄧曙航說:“對學生來說,留學應該當作職業生涯的一部分來規劃。學子最好提前樹立職業生涯意識并為跨入職場做好準備,積極參與實習、校招等活動。在校園里學子應該利用這最后的零成本試錯階段,切實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開始逆向重塑出國留學市場,出國留學成為一種更理性的選擇。無論何時,開闊眼界、掌握真才實學才是出國留學的目的。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