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使用3D打印醫用器官救援災區
摘要: 原標題:美國欲使用3D打印醫用器官救援災區 以滿足醫療手術需要 [導讀] 一家美國創業公司在紐約3D打印周上宣布,正開發一種“移動3D打印集裝箱”,能夠在發生自
原標題:美國欲使用3D打印醫用器官救援災區 以滿足醫療手術需要
[導讀] 一家美國創業公司在紐約3D打印周上宣布,正開發一種“移動3D打印集裝箱”,能夠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將3D打印醫用移植器官的操作間快速部署至災區,以滿足醫療手術需要。
美欲以3D打印醫用器官救援災區
據新華社紐約4月11日電 (記者李暢翔)一家美國創業公司在紐約3D打印周上宣布,正開發一種“移動3D打印集裝箱”,能夠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將3D打印醫用移植器官的操作間快速部署至災區,以滿足醫療手術需要。
“移動3D打印集裝箱”由名為“俄賽里斯3D生物醫學”的創業公司開發,設計理念是將一個醫用3D打印操作室放置進標準化集裝箱中,用于解決自然災害發生后現場傷者的器官移植需求難以滿足的難題。
該公司創始人西奧多·格斯特爾說,部署“移動3D打印集裝箱”后可在8到10分鐘內完成對傷者的3D掃描,15到90分鐘內3D打印出可供移植的耳軟骨、手臂、關節等器官組織,并在10到90分鐘內完成移植手術。
格斯特爾說,在加快器官移植速度的同時,3D打印技術還能大大降低移植成本。據計算,當前一次耳軟骨移植需要2周至一個月完成,成本1800美元,而利用“移動3D打印集裝箱”則能在31分鐘內完成手術,材料成本只有0.5美元。而相對復雜的手臂或小腿骨移植手術也只需20小時手術,材料成本13.4美元。
李暢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